段仰永体验一把奥运热 受访者供图
段仰永在精心准备奥运佳肴 受访者供图
记者面前的山东汉子段仰永,温文尔雅、清爽干净、帅气挺拔,更像一个时尚青年,让人很难把他跟他的职业联系到一起——他是北京金龙潭大饭店的一名厨师,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快20年了。
与很多厨师同行不同的是,段仰永曾经服务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今又继续“战斗”在2022年冬奥会的一线,这样的经历很少见。他说,“能够参与北京的两个奥运会,献上一个中国厨师的手艺,足以让我这一辈子感到骄傲和光荣。”
中华美食受欢迎
年轻的时候,选择做厨师,更多是为了生活。到后来时间长了,段仰永觉得已经是一种热爱,那种虽说不大出来、却又刻入骨子里的热爱。“可以将平凡普通的食物,做成不同的口味,让家人和宾客吃到后开心满足,给予大大的赞扬,心里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2008年北京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时,年轻的段仰永出道不久、资历尚浅,当时主要是负责冷荤菜品的研发和制作,更多是帮厨的角色。“我记得2008年的时候,有宾客点了一道我不太熟练的菜品,我还是很好地完成了,得到了他们的赞扬,那种满足感现在还记忆犹新。”
14年过去,段仰永已经成长为一个资深大厨。这一次,他主要的任务是为住店客人提供中餐、西餐制作服务,把关饭店原材料进货质量、提前对冬奥菜品进行甄选、制作特殊菜单等。“2022年由于疫情的影响,餐饮这一块采用的也是闭环的管理方式,我们无法进到环内与宾客面对面沟通,感觉不到他们对菜品的喜爱度,所以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力让他们吃得安心、舒心和放心。”段仰永说。“无论2008还是2022,相同的是我都在为国际友人提供服务,也算是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让他们更加了解、更加喜欢。”
“2008年的时候外国宾客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还不够了解,接受度不高,选择中餐的比较少。但是今年冬奥会,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外国宾客更加了解中国饮食、更容易接受了,所以今年选择中餐的宾客更多了。”段仰永笑着说,有的老外点餐时,反而不选择面包牛排,指明就要吃中国菜。“我也很荣幸能为外国宾客提供更多的中国菜品,让他们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份火锅传温暖
位于北京海淀区的金龙潭大饭店,此次作为冬奥会的闭环酒店之一,主要接待众多媒体记者,也包括不少来自日韩、欧美的国外记者。
金龙潭大饭店平日里主营的是上海菜,而段仰永最擅长的正是上海菜,水晶虾仁、红烧肉,甚至小龙虾,他都信手拈来。“相比于北方的菜系,上海菜还是很精致的,比较符合我的性格,慢工出细活嘛。”
这次冬奥会与以往不同,为了避免接触感染,酒店的餐厅取消了自助餐,只提供固定的套餐。循环往复,时间长了,难免会让人生腻。因此,在制作菜单方面,段仰永和同事们动足了脑筋。菜单被分为中餐、西餐、日式三种系列,而每个系列又根据价格分为三种,总共也能有将近20种套餐供人选择。
与其他饭店不同的是,金龙潭的餐厅里还能吃上小火锅,段仰永和记者说起了它诞生的由来。“冬奥会开始前北京突降大雪,那天很冷,我想起了和家人一起吃火锅的日子。受此启发,我们决定临时新增暖心小火锅这个菜品,驱一下寒意、让温暖如春。没想到这个小火锅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看到闭环内同事们传过来的照片,看到宾客们的笑脸,我感到很满足。”
一份小火锅,包含了牛羊肉、虾、丸子、粉丝、豆腐、木耳、蘑菇、生菜等配菜,汤则是由段仰永和同事们亲手制作调配的,再加一份老北京特色的芝麻酱,冬天里吃起来真是舒服。
不见家人三个月
从老家到北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近20年的段仰永,早已经把首都当作了第二故乡。而参与双奥的经历,更让他感受到了城市和生活的变化。
段仰永的心中,也有一丝愧疚,那是对家人的。由于冬奥会的闭环管理,段仰永很早就“入环”,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上班在饭店餐厅,结束回员工宿舍休息,时间长达二三个月。这样一来,他就不可能再去照顾妻儿。
段仰永的妻子,是一名医生。巧合得很,两人的工作虽大不相同,却都战斗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以前也是为市民做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冒着很大的风险在前线,工作连轴转,最忙的时候我记得一天会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非常辛苦。”段仰永有些动情地说,“现在我在为冬奥服务了,家里孩子需要人带,她就更多地照顾家里。”
儿子还小,段仰永空的时候,只能拿出手机,看看他的照片和视频。“很感谢我媳妇的付出,她真的辛苦了。等冬奥会这边全部结束,我一定带她们俩好好玩玩!”
特派记者 关尹(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