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小朋友享受冰上快乐时光 杨建正 摄
首席记者 华心怡
一个雨天的周末,外滩金融中心“外滩冰之梦”,一片露天滑冰场,200平方米左右,人头攒动,他们拥抱着冬日的冷风和细雨,颤巍巍、踉跄着滑行。一侧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北京冬奥会的比赛。不满三岁的小不点也穿上冰鞋上了冰,坐在“小狗帮手”上,双腿不停朝前蹬着,一圈又一圈,冻得发红的脸蛋上写满好奇与兴奋。一抬头,看见短道速滑的画面,小不点突然“大惊小怪”,“妈妈,他们和我白相的是一样的呢。”
这大概是很多上海小囡在这座城市里的冰雪初体验。冬奥会,让3亿中国人上冰。先有念想,后有作为。北京冬奥带来的观念革新,何止让冰雪进入南方城市?
承诺的背后
4年前,刚满9岁的陈榆林寒假跟着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参加了亚布力滑雪冬令营,为期一周。“我学的是双板,当时学会了加速和刹车。最后我和其他小朋友还一起打雪仗,太开心了。”这几天,已经念初一的陈同学主要“寒假功课”便是看冬奥会,“最喜欢谷爱凌和苏翊鸣他们的大跳台,在空中翻来翻去,太酷了。”他缠着妈妈要去学滑雪,妈妈松了口,要是期中考试成绩达到预期,就可以报名,疫情之后还可以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对于上海的孩子来说,冰雪曾经那么遥远。但如今,冰雪很近。
外滩金融中心,夏秋有枫径夜市,冬日里亦有一片室外冰场实力圈粉。亲子票一大一小不到200元,再加一个滑冰帮手50元,可以整整滑上90分钟。在自己小区里学会轮滑的小展樱,只用了10分钟就在冰面上滑开了。“想让妈妈带我去学转圈,还有跳跃。”8岁的女孩喜欢花滑,想在冰上完成一舞。室外冰场到了2月底,才会“歇业”。室内,也热火朝天。外滩金融中心的室内商场二层,有一家城市连锁滑雪门店SNOW 51。工作人员焦先生透露,冬奥会期间,因对滑雪产生兴趣而前来约体验课的学员增加了许多,“不少都是看了冬奥会电视转播的年轻人和孩子,体验课之后直接报名的也很多。”SNOW 51是滑雪冠军摇篮“Schild Ski Racing”学校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后者的家族成员曾在奥运会、世锦赛上斩获近40枚奖牌,它们也是奥地利国家滑雪协会的官方授权教练培训机构。SNOW51已经在上海开设了12家门店,其中不少都在CBD人流密集的商场。除了商场内全年无休的冰场,还有例如东方明珠下季节性的冰场。在上海,城市冰雪已不是新鲜事。
让3亿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这是中国申办冬奥会的承诺。据报道,全世界除中国外,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总共也就1.5亿人。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预测,2020-2021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达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超过3900亿元。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北冰南展的内容。
“金牌”的意义
金牌,应该很远吗?曾经,大概是的吧。耗尽青春全部,生活除此无他,执着,甚至执拗地认定,那是最高的追求,那是唯一的追求。
不想拿金牌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至今,应该也是没错的。
但是这枚“金牌”,不该只是竞技场上那独一份的定义,如今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譬如,自我超越是“金牌”,冲破藩篱是“金牌”,享受美好也是“金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比较级的参照,是竞争对手,更是自己。体育即人生。哪有轻描淡写的功成名就,哪有一蹴而就的独孤求败,那不过是时间的累积,还有常人很少会关注,也很少能坚持的日复一日的跌倒,以及跌倒后的爬起。统统这些,成就了最后的浑身本领,最是难得。冬奥赛场上,我们看到的中国风采,不再仅仅是这般术业上一成不变的成功史——奋力、苦绝,然后卓越,这清新而昂扬的中国风采,更是新时代运动员非竞技层面的体育精神与人格魅力。
送你一朵小红花。在裁判承受判罚有误后,苏翊鸣大度否认遭遇不公对待,表示此前在坡面障碍决赛中获得银牌没有争议,“我尊重裁判的判罚。”他和教练甚至恳请激动的大众给予裁判更多包容。失金,没什么,下一回凭本事把奖牌换颜色。他做到了。这是一个当代中国少年的宽厚与自信。这份气度,难道当不起一枚“金牌”?!送你一朵小红花。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谷爱凌第三跳。她崇拜妈妈,却不听妈妈的话,在落后的情况下挑战此前从未完成过的高难度动作,银牌变成了金牌。这份“我敢”“我行”,难道当不起一枚“金牌”?!还是她,大跳台比赛后拥抱安慰因为失误而丢掉金牌的对手;眼神不会骗人,坡面障碍技巧领先时她又以期待的眼神看着电子屏幕,为自己的对手获得高分激动地尖叫,这份善良,这份达观,难道当不起一枚“金牌”?!
运动生涯短暂,人生却很长,这些年轻的中国运动员不再是室内的花朵,风雨中,人群里,他们沉浸,他们体验,他们通悟,早早学会了生而为人的智慧。
快乐的真谛
追梦路上多有阻滞,没有快乐加持,是很难走完这一程的。“快乐”,成为新一代运动员的“兴奋剂”。
4年前,遇到美国著名滑板品牌BURTON的CEO。她热情地将旗下签约选手刘佳宇电话留给记者,“一定要和她聊聊,她还是孩子时我就认识她,你们中国人都这么乐观吗?”两周前,29岁的她在北京冬奥开幕式上作为运动员代表宣读开幕式誓词。刘佳宇爱笑,走到哪里就把笑声带到哪里。刘佳宇16岁开始参加国际比赛,17岁获得世锦赛金牌,被许多国内外冰雪专家视为中国雪上项目奥运突破的第一人选。但不是伤病就是状态,直到4年前的平昌奥运,刘佳宇才获得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银牌。曾经预想中的中国雪上巨星没有升温便速冻了。好不容易进入北京冬奥会决赛,最终发挥平平排名第八。仍是标志性的微笑,刘佳宇说:“倒是十几年前还是十几岁的时候整天想着突破和金牌,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到滑雪的快乐。去赛场上享受吧。4年后,我还要参加奥运会。”愿你爱己所爱,不怨不悔。岁月催人,却终夺不走内心的明媚。
比赛的人观念在变,看比赛的人,观念也在变。针锋相对从来容易。速滑,中韩颇有渊源,速滑,也容易犯规。打分项目,也是“高危”项目,并不是每一次裁判的判罚都会戳中你的预期。但这一次,看个高兴更要紧。比赛后对着镜头吃豆包的马耳他小姐姐火了,零下十几摄氏度打着赤膊、油光锃亮的美属萨摩亚的小哥哥也火了,天下融合,我们与世界共舞。而备受关注的中国选手朱易结束她的冬奥之旅时,留下了一个比心和美美的笑容,尽管成绩只名列所有30名参赛选手中的第27位,但她顺利地完成了所有动作,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和祝福。我们喝彩,不只为我们的胜利,也为五环名义下的所有精彩。
有容乃大,更包容的中国,更包容的国民。冬奥赛场内外,笑语欢声。快乐其实很近,只要你容许它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