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磁共振图像 本版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世界首台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探索者
与全球6大癌症中心之一的侯赛因国王癌症中心(KHCC)战略签约,我国高端医疗影像自主创新品牌联影医疗持续扩大海外“朋友圈”。日前,联影医疗携PET-CT、PET/MR、MR、CT、XR在内的全线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与中东最大整体癌症治疗中心签约。
截至目前,联影已有17400多台产品入驻44个国家和地区的8700多家医院和科研机构,包括美国、欧洲、日本、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并与一系列全球知名临床及科研机构达成合作。
产品出海 创新“出圈”
与耶鲁大学联合承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计划重大项目,与17位诺贝尔医学奖诞生地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与得克萨斯大学McGovern医学院合作……近年来,联影医疗驶入争做全球高端医疗器械领跑者的“快车道”。产品频频成功出海的背后,是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出圈”。目前,联影自主创新的视野正从聚焦革命性突破的重大创新,更新迭代技术产品,扩展到推动建立产学研医创新生态,以“重大科研项目”和“前瞻科研合作中心”为抓手,携手全球产学研医资源,开展多项跨学科、多领域、大协作的协同合作。
当今,主流磁共振检查主要依靠水中的氢原子(人体含量水约65%)进行成像,而肺部含水较少,气体含量较高,一直是磁共振成像的盲区。新冠疫情高发期时,中科院精密测量院周欣教授团队在联影医疗3.0T磁共振平台上进行了超极化气体129Xe的研究与产业化,将肺部成像灵敏度提升5万倍,打破传统成像的局限,得到CT结构成像无法获取的功能信息,看清了肺部气体交换与气血交换。
去年底,联影医疗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科研合作全面升级,双方将围绕临床前生命科学仪器、磁共振多核成像技术与超极化成像技术等领域协同共研,开展针对129Xe、23Na、31P、13C等数十种多核研究,推动从0到1的原创成果孵化,打造国际一流的多核成像生态圈。
前沿科研 遍地开花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更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因。去年初,联影集团联合上海市科委共同开展“探索者计划”。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说,2011年成立以来,联影集团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并成立了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的中央研究院,已初步实现全线产品核心部件的技术突围。
基于医学影像方面的技术优势,联影医疗还推出中国首台超高场动物磁共振系统uMR 9.4T、超高性能大动物全身PET-CT uBioEXPLORER等设备,打造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助力实现医学、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在北京,联影医疗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聚焦重大神经疾病攻关与脑科学前瞻研究,共同打造世界级脑科学创新中心。这里的世界级神经科学“梦之队”,创造着充满先锋色彩的医疗奇迹:借助“脑机接口”,下肢完全瘫痪的牧羊女卧床6年后重拾行走能力;经历火车脱轨车祸,曾被国外医生认定“脑死亡”的女主播,终于重返荧幕……
在上海,联影集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携手肿瘤医院打造世界级肿瘤医学中心,与华山医院一道致力于神经医学领域的产医共创“空间站”。今年初,“华山-联影国家级神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启动建设,将专注打造脑部专用PET-CT、PET/MR、高场强MR、超高端CT及直线加速器等临床科研大设施。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强说:“融合创新是加速破解人类重大医学课题,实现成果转化的必由之路。下一步,联影将无缝对接、优势互补,树立产医共研新标杆。”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