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山阳镇有一对姐妹,妹妹叫朱满怀,姐姐叫朱正宝。两人豪情“满怀”,志愿奉献,一个献血8000毫升,一个献血3000毫升,虽然年过半百,但表示“我健康、我奉献、我快乐,只要符合要求,就会志愿奉献到底”。
“满怀”热血 坚持22年
“我妈年轻时是生产小队的妇女干部,献血后会把发的点心留给我们吃,还告诉我们献血能救人。尽管我那时很小,但对此印象很深。”现年53岁的朱满怀回忆道。
2000年,朱满怀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10月,听说村里有献血名额,她主动报名,并给朱正宝也报了名。那天,朱满怀献血200毫升。不巧的是,姐姐正好在市区回不来,于是她马上撸起袖子,代替姐姐又献了200毫升。
之后的22年里,她始终坚持在无偿献血的路上。2020年,朱满怀荣获“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1年,她又两次撸起袖子,共献血800毫升。
奉献自己 感动他人
朱满怀当过村办幼儿园教师,后来又被调到居委会担任社区干部,分管红十字、民政等条线工作。在她的影响下,身边不少人也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妹妹一次次献血,对我的影响很大。”从2009年开始,姐姐朱正宝也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2021年两次献血共600毫升;海趣居民区居民张金梅是朱满怀在工作中认识的,在朱满怀的影响下,张金梅累计无偿献血3200毫升;朱满怀的儿子冯晓强则在十多年前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志愿服务 永不止步
前几天,姐妹俩分别荣获金山区血液管理事务中心授予的2021年度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服务明星”和“服务奉献奖”荣誉称号。
原来,从2019年开始,他们加入了流动献血车上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愿者队伍,答疑解惑,号召更多市民自愿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她们有时在枫泾古镇服务,有时在金山万达广场服务,风雨无阻。曾有人开玩笑说:“你们不在家里享清福,偏要在外面‘喝西北风’。”姐妹俩相视一笑:“志愿服务让我们充实而快乐,这样做很值得。”
通讯员 王萍 本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