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新场古镇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新场是活的古镇,是浦东原住民的真实生活画卷。”著名建筑历史文化保护专家阮仪三曾对新场古镇如是评价。更让他称道的是,新场古镇的建筑布局颇有特色,后市河周围店铺后面是住家,打开老宅后门,穿过小桥流水,河对岸是生机盎然的后花园。这种独特的“前店后宅跨水为园”布局,折射出当年新场大户人家亦商亦农的惬意生活。
今天,记者从浦开集团、新场镇等了解到,作为申遗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场古镇将启动后市河黄家后花园的修复改造项目,目前项目方案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完成一期工程。
寻找“跨水为园”历史记忆
“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常有江南艺人评弹说唱的江南第一茶楼,700年前就点起香火的南山寺,中西合璧飞檐翘角的张厅,处处是原汁原味的老街印象。穿过新场古镇的寻常巷陌,黄家老宅依后市河而建。记者了解到,这里曾是新场富商黄振如的家,后来出了位院士黄培康,如今还有一名黄家后人黄老太太生活在这里。
“那时候客堂是接待客人的,怡顺堂的匾额就挂在客堂上方。这是厅堂天井,仪门的位置有两只石狮子,仪门上有花有字,这是有点身份、地位的人才被允许建造的。”黄老太太回忆,穿过后门的小桥,那时候不少大户人家都会自建一个小桥,通到河对面的后花园,有点像鲁迅文章里的“百草园”。
同济联创设计院负责该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师宣磊告诉记者,由于年久失修,老宅空间被碎片化分割,黄老太太等口述历史成为这次修复工程的重要依据。和许多江南私家园林不同,新场的后花园并非“深藏不露”,多数都没有围墙,仿佛是古镇的公共客厅,展现了海派水乡古镇特有的大气包容。
海派“后花园”将有新模样
如今,上海浦东的新场古镇,正和苏浙地区10个古镇,联合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借着申遗的东风,新场古镇后市河的海派“后花园”项目将拉开序幕。
浦开集团副总经理严彬彬介绍,黄家老宅“后花园”近2000平方米,结合旁边的废弃厂房空间,修复重建能让后市河焕发出新魅力,还能为古镇的居民和游客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据悉,未来这里将建造新场建筑研学博物馆,让老空间有“心”内容,方便市民游客了解老建筑保护背后的故事;在新场古镇文化会客厅、非遗广场等,锣鼓书等非遗文化、新场文创活动等将上演,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我们还将以此次改造为起点,塑造后市河西岸魅力观光廊道,让市民们不出上海,就可以徜徉在都市里的水乡‘后花园’。”严彬彬说。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