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渔村吊桥 居家过植树节 雅俗共赏话荠菜 翔殷路邮局往事 春光,如你们 听百岁老人谈养生
第16版:夜光杯 2022-04-04

雅俗共赏话荠菜

万伯翱

荠菜,大多数读者都不陌生。田埂麦垄和广袤的田野上,这种白花绿叶的十字花科荠草本植物星星点点。在穷苦的岁月里,它可以充饥;今天它又可以调节生活,让人一饱口福。

我祖籍是山东东平县,爷爷奶奶这辈家道中落,爷爷逃荒到山西当兵打鬼子英勇牺牲,剩下奶奶和父亲两人孤儿寡母成为县镇贫穷人家。每年仲春时节,奶奶就带领着孩子们到野外去挖荠草、摘树叶、寻觅荠菜和各种能吃的野菜,加上杂粮薯片当主食用。青黄不接的时期,齐鲁大地东平湖畔,穷人们个个臂挽小篮,手执小镰刀在湖畔野外散开。阳光明媚下,野地里荠菜刚破土不久,丛生出来呈层层叠叠莲座状,小叶不很绿,株株灰头土脸,有时还不好一眼发现。回家抖去尘土和去年枯黄的旧叶,开水焯一下,拌上杂粮少盐无油,孩子们就狼吞虎咽果腹了。那时候就是穷人上好的主食了。至于现在大家最常吃的荠菜加上猪肉、白面为皮的馅饼、水饺、馄饨,在旧社会因很难见到肉和白面的穷人家里,那可是珍馐美馔。

随着战争的结束,我们全家搬到北京,春天时祖母和妈妈一直以荠菜水饺待客。在60年代风暴中有大字报揭发我父亲“以水饺拉拢‘×霸’时传祥、‘工贼’张百发等”,说的就是我祖母和母亲亲手包的荠菜猪肉馅儿水饺。北方人吃水饺一般不炒热菜,不煲汤,都喝煮饺子的面汤,再配上三四个凉菜下酒招待客人足矣。

如今,荠菜已由野外生存的小众人工种植后,可全年供应大众食客了,一年四季上海、北京等地群众尽可享用,这种生长周期较短的小叶绿色荠菜用来包馄饨、水饺和锅贴以及菜合子等,总是大受食客欢迎。

中国美食在世界享有盛誉,历史上许多大文豪不少也是大吃货,如大文豪苏东坡和大诗家陆放翁等都异口同唱荠菜诗篇,其中苏轼美食散文流传于后世曰:“今日食荠极美……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了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

大家可以试试文豪的烹调配方如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