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洁
壬寅年三月,春暖,梅花开尽,山茶、樱花、玉兰、海棠、丁香次第。在等待“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之际,忽有疾风起,春失色。
面对严峻形势,迎接病毒挑战,家所在的小区和工作的医院也连续被通知48小时封控和召回核酸检测。星夜凌晨被召回医院。
灯火通明的院外核酸检测点,四处赶来的人们还排着长队,志愿者和警察在维持着秩序。4小时后,医院官方推送了暂停门急诊服务和核酸检测服务的通知:“根据国家和疫情防控要求,我院严格落实相关人员及环境筛查措施”,医院开始闭环管理。
按照医院部署,乳腺外科紧锣密鼓地安排当日门诊停诊和住院病房工作,第一时间安抚住院患者和通知当日已预约就诊的病人改期。在工作中接到医院门卫电话,告知有我们的患者在西门口有事求助。
从住院楼去到西门,一门之隔,见到已手术回家一周的乳腺癌患者沈芝(化名),她告知说:“今天已预约来门诊伤口换药和拔引流管,两根引流管脱落了一根,引流液也很少,另一根管口处疼痛难忍,所以儿子早早就把我送到了医院等开诊,没想到医院门诊楼关着。”沈芝焦急而不安,她老伴也在一边求助。
“你儿子在哪?”我问。
“儿子是警察,他要去上班,所以已经离开了。”沈芝的老伴很无奈。
“别着急,打电话给他,让他来接你们,可以去其他没有闭环的医院处理伤口。”
做警察的儿子急于去单位工作,驾车将沈芝和老伴送到了西门口便匆匆而去。沈芝不愿离开,请求帮她处理;打他儿子电话说工作放不开,拒绝来接。我边安慰她边跟团队商量如何解决。想到向医务科申请,给个处理意见;也想到联络兄弟医院相关专业医生,并叫车送去换药拔管;最后,是想到可联系到未封控的志愿者医生上门换药。我问沈芝要了联系电话和地址,答应她会安排医生上门去换药,让她和老伴回家去等,并快速找到了就近的两名志愿者小魏和小顾的微信,与她们讲明情况,她们说即刻赶来医院,拿换药包和一些换药辅料。沈芝老伴表示感谢后,领了她先回家了。
两位志愿者来到医院西门,我交代了她们注意事项后,她们便驱车赶往沈芝家。由于全市的网格式筛查,沈芝家的小区也管理很严,出入需要通行证,她老伴下楼接上志愿者,才顺利进入小区。到了沈芝家,志愿者和我接通了微信视频,在线上,整个换药拔管过程,从消毒到换药不超过10分钟,顺利完成。线上指导了志愿者,在拔管后伤口处用酒精湿敷和绷带稍紧系一些,同时从传来的视频和照片看,沈芝的伤口恢复得不错,我叮嘱她等医院闭环结束,门诊开诊时来医院随访。我向志愿者小魏和小顾道谢。最后,沈芝的儿子发来了感谢的微信。
在特殊时期,一些原本很好处理的事情可能会变得困难,我们每个人的能量可能也变得微弱和无奈。这座城市里的志工(义工、志愿者),也许并不是什么超级英雄,也扮演着不同而平凡的角色,但却拥有着共同的使命,那就是爱。为了爱,他们无偿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发一份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就是志愿者的精神。平凡的志工,点点的萤火,萤火汇成星河,爱将永恒。
这春光,如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