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文
苏州私家园林,不少是由退出仕途的文人雅士用闲钱修建的小院子,虽不大却很精致。每座小园林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书卷气,因相隔不远,骚人墨客便成了近邻。鹤园附近,便是曲园、怡园、绣园、畅园、壶园与听枫园。当时那几家园林的主人吴云、沈秉成、李鸿裔、顾文彬都是书生意气,皆好吟诗作对,又喜金石书画,还爱笙歌酬唱,指点风月,于是园主们便成了志同道合的挚友。
鹤园在苏州园林中是个小字辈,不仅面积小,而且建园仅100余年。它建于清末,占地比网师园还小一点。其园名,由其宅附近曲园主人俞樾题写:“携鹤草堂”,乃名“鹤园”。
鹤园位于韩家巷,原先主人是江南道员洪鹭汀,因厌倦于官场的世故与倾轧,便想营造个自己的小天地,不料园林造到一半却被调走,园子荒废经年,才由苏州人庞屈庐(与陆润庠同科进士)买了下来。后由其孙庞蘅裳重新修建,才成了一处雅居。过了些日子,清末词人朱祖谋辞官来到苏州,租下了鹤园,他见院子设计典雅,便开始逢处栽种花木,因此,鹤园的花木茂盛,品种繁多,在苏州园林中是有点名气的。
鹤园以小巧紧凑、简洁幽雅见胜。鹤园正门在南,入门见粉墙花窗,巧设屏障,令游园者对园中景致不能一览无余。绕过一条曲折逶迤的长廊,才领略到鹤园之风貌。东为宅,西为园,北部有主厅“携鹤草堂”,池南有“枕流漱石”,与主厅隔水相望。“听枫山馆”又名“鹤巢”,隐隐约约藏于一片翠竹丛林之中。
池西有重檐梯形馆,以回廊与大厅相接,廊长而曲折有致,与院墙构成几个小院,很有个性。轩南有土阜,上建六角小亭,尖顶小巧玲珑、形态可人。一湾池水波光潋滟,上有小桥,可觅清趣。
鹤园的亭台楼阁、榭坊馆堂,皆雅致可观,山水峰石则有秀逸灵气,最怡人处还是园中之花木夺人眼球,松柏、樟树四季常绿,迎春、含笑、丁香、海棠、紫薇、红枫、桂花、腊梅亦四季轮流绽放,馨香袭人,置身其内,则欣欣然也。据说这些花木有的是庞蘅裳当年栽下的,他还在花园中养过一只鹤,这亦为鹤园之名一说。
喜欢鹤园的文人雅士历来很多,庞蘅裳当时每个月都要邀请一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家来鹤园欢聚,著名学者金松岑、著名画家张大千、叶恭绰,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偕其夫人福芝芳、曲学大师吴梅,还有昆剧名流张紫东等大家都常来此雅聚,或写书法,或演名曲,或吟诗文,让鹤园洋溢着诗、词、书、画、曲的人文气息。这种热闹的盛景,金松岑曾作《鹤园记》载:“方池镜平,修廊虹互,风亭月馆,媚以花药,地不溢三亩,而专林壑之美……园中梅、杏、梧桐、枫叶离立数十本,皆有臞态,雅与鹤副。”此文今存拓片,亦令鹤园大为增色。
可惜鹤园中名人题写的书画大多在1966年被毁。劫后复生的鹤园几经重修,曾是光裕评弹京剧票社的所在地。后成为苏州市政协联谊会的活动场所,也可说是苏州最养老的文化人聚会处。而在上了年纪的游客中,鹤园则是一块心驰神往的乐土,并成为老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一种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