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郁峰
去年中秋的月饼,放在冰箱里已半年有余,按照说明书已属于过期食品,但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说,到了保质期并非寿终正寝。
就像我们生活中,为了不迟到,把闹铃调前一些,当闹铃响起,总还有一个声音在说,“别急,还有时间”。
如今,月饼的存在意义已发生了变化,在完成文化载体的功能之后,已大大弱化了吃的用途。
我有一个错觉,难道月饼已完全失去了魅力,别说送到嘴边,即使在当下,也不能让我们提起更大兴趣。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由一个矛盾导致下一个矛盾,就像有人用下一个谎言来圆上一个谎言。月饼占用了冰箱空间,疫情封控一来就更显露了这个矛盾,我们急需用空间去储备一些生鲜食品,带着塑料包装的月饼就像血管里的斑块,一声不吭,也一动不动。
每次太太抱怨,我就说能吃能吃,但谁也不去动它,瞧着日子挨着日子走了,可月饼贴着冰箱不动。就在我们思想矛盾的夹缝中,它幸存至今。
今天是女儿的生日,由于疫情封控,也无法出去给她采购蛋糕,于是灵机一动,并达成高度默契,让月饼重出江湖,粉墨登场。
月饼本来也有圆满之意,用此也相得益彰。可能今天最高兴的不是女儿,而是月饼,因为月饼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行将就木,生涯尾声之时还能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