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7时07分,上海虹桥站开出当天最后一班列车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当刷到去往家乡的火车班次出现时,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与对亲人的思念是如此强烈。
5月16日开始,铁路逐步增加上海虹桥站、上海站等的到发列车数量。
其实,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铁路一直没有关闭过进出上海的通道,不过最少时上海出发(含始发和途经上海并办理上下客业务)的列车单日只有4趟。
虹桥站内,离开上海的他们下一站在哪?虹桥站外,没抢到票的人们又在等待什么?
“在这里等着,就看到家的希望了”
5月16日下午,在通往虹桥火车站下客区入口,三三两两的旅客席地而坐。他们中有些人在等核酸报告出炉;有些人怀揣明日车票提前来候着;也有人虽然没票,却担心形势有变或者路上仓促,干脆选择在此“守株待兔”。
南通如东人顾先生就是其中之一。3月初,来上海市肿瘤医院看病的他遭遇封控,3月中旬被封在徐汇长桥的父亲家中,“今天从长桥出发,先走到闵行区,再从闵行区骑车到这里”。走走骑骑,36岁的顾先生有两个目的,一是和妻女团聚,二是回单位上班。他的岗位公司只有两个人轮班,另一个同事已经两个多月没法请假休息了,不在岗的话收入也是问题,家中还有一儿一女需要负担。
“在这里等着,就看到家的希望了!”回家的路不止火车,走出小区已在归途,“那种精神上的压力没了,我现在手机上加价抢票,老婆还帮我叫了外卖,心疼我等了那么久。”
“我买了两张票,工作不能再耽搁了”
空荡荡的车站里,28岁的连女士左顾右盼,似乎迷了路。
“我买了两张从上海到福州的票,一张今天的,一张明天的,就是为了确保能入职。”上海到福州的班次终于恢复了,“3月我刚辞职,在福州找到了新工作,已经耽搁了一个多月了,新公司又宽限了一阵,但要求我两个月内入职。”
“等了那么久才到这里,没想到还是错过了今天的火车。”原来,提前2小时出门的她虽尽快赶到了车站,可是排队安检所需时间超出预计,连女士最终错过了当天的班次,“差了10分钟,所以我在找晚上能去哪里歇一歇,明天肯定不会迟到了。”
连女士了解到相关部门为像她这样的人提供火车站P10停车场作为临时安置点。走出车站,她安静地等在路口,待民警前来护送她过去。
本报记者 董怡虹 陈炅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