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虹桥火车站实录 都市夜归人 金融守“沪”多家外企表示有信心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05-17

都市夜归人

刘杰尝试步行通过复兴东路隧道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母亲突发重病,他想走8小时去搭车,在浦东隧道口受阻,记者决定带他过江

昨晚10时30分,在复兴东路隧道浦东一侧,寂静的马路上,一个男子背着包、拉着行李箱往隧道口方向快步走着。上前交流得知,原来男子家里母亲病了,他要走到虹桥火车站,和那边的老乡汇合后一起开车回家。

男子名叫刘杰,在上海一家地产公司工作。他告诉我们,10天前在芜湖老家的母亲突然耳后长出了一个鸡蛋大的肿块。经医生切除检验,确定是恶性淋巴瘤,这两天开始第一个疗程的化疗。母亲一个人在家,哥哥在国外,刘杰迫切想回家照顾母亲。

抢票那几天,刘杰每天和母亲早中晚视频通话半小时,安慰她,鼓励她。刘杰认为治疗这样的病,心情很重要。但母亲70多岁了,听不懂医嘱,想着母亲要开始化疗内心不免焦虑,而医生的各项要求她又不清楚,刘杰心急如焚。

刘杰特别心疼母亲,是因为母亲为两兄弟操劳了一辈子。国内外帮他们带孩子就带了十几年。3年前刚回老家陪伴95岁的外婆,以为可以稍微清闲点,不料得了这样的重病。

母亲确诊后刘杰每天“抢票”,但无论飞机票还是火车票,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和同样外派在上海的两个安徽同事商量好,一起开车回去。同事过不来江,跨江公交车他没法乘,出租车不是停运就是不过江。无奈之下,他决定:走到虹桥火车站。他算了下从他租住的潍坊新村出发,走到虹桥火车站大约24公里,约8小时。今天他约了同伴6时汇合出发。

昨晚10时,刘杰出发了,走了半小时,到了隧道口。正如他担心的那样,行人不让过隧道。他焦急地和道口工作人员沟通,如果不能走路,希望能有个车送他过江,或者安排搭个车。工作人员重申了规定,也给他提了一些建议。但有一点很明确:人不能从隧道走过去。

见此情景,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开车把他带过去。和他说了我们的想法,并希望他出示一下核酸报告,刘杰有点惊讶,立刻点开核酸报告。他说为了回家,他天天做抗原和核酸检测,也办妥了小区出门证。他特别感谢居委会在他没有车票的情况下,与老家那边通话后给他特批了出门证。走出家门的时候,刘杰虽有些忐忑,但他相信,只要讲清楚情况,他总是能走到浦西的。

午夜的高架路安静而空旷。0时,我们到达了虹桥枢纽。刘杰说,随便哪里放下他就可以了,他准备和同伴联系能不能早点出发。希望他们一路平安。

本报记者 沈月明 孙中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