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芒种(插画) 弹硌路上的那盏路灯 从一套魏碑拓片和六盆井冈兰说开去 把绿请回家 一路之缘
第7版:夜光杯 2022-06-06

把绿请回家

童孟侯

小区封控时,最要命的是我们公寓楼还前后出现两个密接者,居委会告诉我:“足不出户!”也就是说房门不准开,一只脚都不能跨出门槛,垃圾有人上门来收。

好烦躁好胸闷啊,我在家里走过来走过去,像一头困兽,跟动物园笼子里的饿狼差不多!唉,我不会得什么抑郁症吧?翻着一本看不进去的书,百无聊赖,心绪紊乱。

家里的冰箱缺肉缺菜缺鱼缺蛋,弄一碗葱油拌面充饥,连葱都没有。妻子把几棵葱的根须扔在水瓶里。没想到,那瓶子里长出葱来,一天有半厘米之多,新鲜,油嫩。什么是葱绿色?这就是真正的葱——绿!

更没想到瓶子边有一只花盆,里面除了一点干巴巴的泥土什么都没有。一场夜雨,花盆里竟然同时长出十几株草来,透明的绿,尖尖的绿,水水的绿,不用施肥,不用见阳光,甚至不用浇水,就这么顶土而出,那草的颜色是真正的草——绿!

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绿竟然能“解救”我,从此,我烦闷了就趴到窗口,往下看,往远看。

我看到了地面的一大片翻滚起伏的绿色,树是翠绿的,草是豆绿的,连刚出土的野花都是油绿的,满眼苍翠啊!眼看着马路旁的梧桐树一天一天冒芽,一天一天发绿;眼看着花园里的枫树一天一天由绿变淡红,一天一天变红。

趴在窗口看时,我想到了好朋友王馨达和伦丰和,几个月来无论是通微信,还是在“朋友圈”相会,从来没听他们说“关在家里很忧郁”。为何?因为他们两家的大阳台上到处花花草草,几十盆之多,今天施肥,明天浇水,后天整枝,大后天翻土……忙得不亦乐乎。花花绿绿,郁郁葱葱。

绿,是他们患难与共的好朋友;绿,带着他们的心自由翱翔;绿,满屋春色关不住!

上海复工复产了,走出小区先要把绿请回家,我家缺少这醉人的色泽。

我想,我要是能找到著名植物学家钟扬该多好,要是钟扬教授还活着该多好,我请他赠与我几粒抗旱抗湿的种子,我要在阳台上种它五盆十盆,看着它发芽长茎开花结果,展示它们的碧绿。钟扬教授曾经爬到喜马拉雅山5200米的高处,采集到一种珍稀植物:雪兔子。那可是高海拔,那可是强紫外线,那可是朔风凛冽,那可是天寒地冻,雪兔子就这么顽强地活着,还开出了白色的花,植物比人类“小强”多了!对了,我可以去找钟扬教授的妻子张晓艳,她是同济大学植物学教授,她在植物学方面还是钟扬的“师傅”(钟扬大学里学的是无线电和计算机)。张晓艳教授一定会推荐我几种容易培养的花草。

我想,我可以到辰山植物园去找植物专家王博士,他跑遍中国,到处去采集稀有的花花草草,每采集到一棵,就把它详细登记:采自哪个省?哪个县?哪个乡?哪个村?哪座山?是山顶?是山腰?还是山脚?是向阳的坡?还是背阳的坡?是什么土质?松软的?干涸的……王博士一定知道哪种花草最适合我这个植物外行来种。

我想,我还要直接赶到伦丰和老师和王馨达科长家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抱几盆花回家。那一夜,我的梦也一定是墨绿的。

绿,不是生命吗?不是希望吗?不是静谧吗?

走吧走吧,快跑快跑,把绿请回家!

吃掉的食物并不会彻底消失,它们会以独家记忆的方式留在我们心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