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丹
算法、生态、规则,正在成为互联网平台企业角逐的关键。有人说:抖音在琢磨事情,快手在琢磨抖音……笔者一直比较关注快手的发展动态,它有种特别的“土味”,其村落式架构或会让它成为乡村熟人社会的经济助推器,也是观察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之一。
快手其实散发着一种令人常感不悦的气息——譬如家族流量、势力范围,尽管如此,它依然令人相信,这是一个可以带给无数普通人梦想的平台。
据报道,快手平台上有个“太平哥”,2014年贷款开了实体烤肉店,当年收入2万元,但不够还贷款。2018年,他通过快手直播卖牛肉干,当年销售额达500万元,还带动周边游牧业及上下游快递业。虽然此个案只具有典型性,不带有普遍性,但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助力“共富”实践方面会大有可为,却显而易见。
给无数普通人“低门槛”发展机会的同时,也给了自己绝好发展良机,像快手一样,互联网平台企业无不希望通过“接地气”,把数字深深地“种”到地里。2021年,腾讯、阿里、美团、58同城、字节跳动、拼多多、京东等,先后宣布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和行动。这些头部平台企业以千亿资金作为资本,准备或正在努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近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从“经济新动能”到“共富新使命”——互联网平台企业助力共同富裕研究报告》。在价值创造方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京东集团、小米集团、美团排名靠前;价值分配方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美团、拼多多排名靠前。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但面对未来,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助力,寻找价值依然是不二的选择:为国家纾困解难、稳定就业孵化创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弥合数字鸿沟等等,这或许是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天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