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体验飞盘乐趣 近期开展核酸筛查应避开高温时段 苏宁易购、红玫瑰美容院等疫情流调溯源通报 上海社会面昨增2例确诊病例 快递量飙升,防疫关要把牢 探访重飘香气的咖啡小店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06-19

探访重飘香气的咖啡小店

扫码看视频

过去两个月,受疫情影响,上海大街小巷的近7000家咖啡馆不得不与顾客暂别。如今,重新开门营业的这些独立小店,咖啡的香气是否如故,店铺的人气是否依旧?

本期十分上海,跟随我们的镜头,去见一面好久不见的“网红店”,喝一杯甚是想念的冰咖啡,听一听顾客和店主的心声,聊一聊“倒春寒”后的现实路。

“太想念这味道了”

早上8时半,长宁区愚园路上的石藤咖啡准备开工。

要说现在喝杯咖啡和往常最大的差别,“扫码”一定是大家的共识。朱女士对“新流程”还不熟悉,被店员“请”了出来:“他们告诉我堂食还没开放,要扫描了场所码,再通过小程序下单。”

不过,提到终于能喝上一杯现磨咖啡的滋味,她兴奋地表示“足足想念了两个月”。这样的热爱,我们在门口遇见了许多。

附近上班的李女士还提出了更多期待:“堂食对于白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像平日坐在咖啡馆里,看看电脑或者和好友谈天,这才是乐趣所在。”

当然,恢复线下营业已实属不易,想再进一步还有待观望。对于这一点,身为健身教练的张女士感同身受:“你看健身房还不能开放,都是为了防疫。但我会到店里自己练习,顺便喝杯平时天天要喝的咖啡。”

“能坚持还会继续”

6月1日恢复线下营业以来,石藤咖啡合伙人,同时也是这家店店主的老徐天天会驻守在店里。

开始拍摄前,他就“预言”下午的客流会和上午“天差地别”,对于重新开业后的新常态,他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到店顾客肯定是希望堂食的,没有了之前喝咖啡的氛围,街边小店失去了特色,客流肯定打折扣。”老徐将“暂无堂食”归结为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则是外卖还未完全复苏。

“你们看到来取咖啡的骑手好像不少,其实单量只有往日的三分之一。”老徐觉得,幸好有外卖平台的支撑,但“成也外卖、败也外卖”,“平台上商家的补贴很‘卷’,对于小店来说线上利润很薄,再加上顾客对安全的担心以及取餐的麻烦,单量还没有恢复,生意自然不如以往。”

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常态化的核酸与抗原,还要适应新规与环境,更要面对房租与工资,甚至是“不确定的明天”,在这个过程中,老徐习惯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好了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就是这几个月来的经验”。

小店线下营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而努力活下去是老徐雷打不动的目标。“对于我来说,自己的店就像第二个‘家’,身边做餐饮的朋友都在撑,原因就是对这个‘家’的感情,能维持就一定会坚持。”另外,也要对得起那些热爱咖啡的老顾客们,“疫情时他们就会给我们留言,鼓励我们继续开下去”。

本报记者 董怡虹 黄于悦 刘慧琴 张剑

海报制作:李铭珅 刘玉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