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昌
几个月前,有一天,我在育秀菜场买菜,结账时,我排在第四位,第一位是个老奶奶。老奶奶买了几把蔬菜、几斤猪肉、一盒牛奶。账算好,钱点好,售货员告诉老奶奶共计160元,缺2.7元。老奶奶找遍身上的口袋,翻遍了小包、大包,最后拿出了装入大袋的牛奶,一脸窘相,说自己一分钱也没有了,要求退掉一盒牛奶。我见状马上举手,对售货员说,不要退,这钱算我的。老奶奶闻言,有点惊异,看了看说不可以的。我跑出队伍,走向收银处,拿出手机,售货员立即照办。老奶奶望望我,说弟弟,我们不认识的呀。我说,没有关系,这是小钞票。老奶奶就重新将牛奶放入了大袋之中。就这样,2.7元做了一件小好事,满是欢喜。
结好账,想出门了,老奶奶突然撩帘进来,把口罩拉到鼻下,对我说,弟弟,提个要求。我嗯了一声,您老说吧。老奶奶轻轻地说,弟弟,我想看看你的脸。我懂了老奶奶拉下口罩的原因,这实在是看大了事情。我挽着老奶奶的胳膊,一同走出了帘门,我上车后,她才开步,还向我摆了摆手。回家后向老婆炫耀。老婆说,惭愧的,又不是两百两千。想想也是。这事严格说来得感谢老奶奶,是她给了我一次做好事的机会。
最近宅家,一直不出门。今天外甥打电话来,说他从老家带来了一大袋蔬菜,放在小区门口,要我去取,午休后,却见蔬菜全部堆在地板上,问什么时候取的?妻子说是二楼那个小妹送来的。这时心里很感动。那个相帮送菜的小妹是个志愿者,从小区封控以来,她已经第四次给我们家送东西了。两次是妻子开门接物的,两次是我接物的。每一次接物,从敲门到开门,从照面到接物,时间大概只有三四秒,三四秒里,我们相互说的是“谢谢你”“不要谢”,后来就是小妹匆匆上楼的脚步声,那是继续出征的声音,豪迈而又坚定。我问妻子,那个小妹做什么的?妻子说,大概是金汇幼儿园的。听罢心喜,做老师的就是不一样,化身抗疫战士,也是情谊绵远,爱心满满。我那时就想,有机会,我想看看小妹的脸。这张脸一定布满母亲的慈祥与美丽。
每次做核酸,都是听到“大白”要求下楼的声音才下去的。下去排好队,点好人头,而后慢慢走向采样的点位。那日排队,前面是一对母女。女孩很小,大概三四岁,阳光、活泼、喜庆。一路上,一直在两米线上蹦蹦跳跳,有时还转身要牵母亲的手,母亲示意不可,孩子就站定一会儿,一会儿又走来走去了。母亲没有强行阻止。这是对的,孩子是鲜花,绽放是她的自由,让一个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与大人一样恪守规矩,指东不往西,那是悲哀的,现在的她还不知道人间苦难。我愿意她是一个顽童,快活如神仙。
轮到她做核酸了,孩子先是立定,待“大白”伸出棉签时,立马拉下口罩,抬头、张嘴。动作连贯、娴熟,神情严肃、端正。“大白”表扬了,小朋友,真懂事,真好。孩子笑笑,一个轻盈的侧转,小跳着走开,却突然朝着“大白”喊,阿姨,你真漂亮。这一喊,霎时惊醒了我,让我想到了许多。
是的,有的时候,有的场景,与人相见,我们不需要看见对方的脸,但我们同样能想象到对方脸的漂亮与完美。许多的漂亮完美与脸关系不是最大,但与人心关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