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蚊子包越大毒性越强吗? 人才引进落户全程网办 给活化石“浦东鼋”做体检 古猗园500岁荷香阵阵庆生 98.4%小区恢复垃圾分类投放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07-02

98.4%小区恢复垃圾分类投放

本轮疫情后回归“如常生活”三年来上海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

昨天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施行三周年的日子。三年来,上海的垃圾分类成效如何?疫情期间按下“暂停键”,如今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已满月,垃圾分类应怎样重启?……在本市日前召开垃圾分类实施三周年研讨会上,记者获悉目前全市已有98.4%的小区(村)基本恢复垃圾分类投放。

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垃圾分类实施三年,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徐志平披露,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相较《条例》实施前的2019年上半年,可回收物回收量6141吨/日,增长1.3倍;湿垃圾分出量9446吨/日,增长72.9%;有害垃圾分出量2吨/日,增长13.9倍;干垃圾处置量14787吨/日,下降27.8%。目前,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约40%,人均生活垃圾(仅包含干垃圾和湿垃圾)基本稳定在1.05kg/日。

在源头投放环节,全市已完成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2.1万余个,道路废物箱投放口二次升级改造近2.2万组。规范配置湿垃圾车1706辆、干垃圾车3296辆,有害垃圾车116辆、可回收物回收车364辆。老港湿垃圾二期、金山焚烧二期、奉贤焚烧二期等末端设施建成投产,全市湿垃圾资源利用和干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分”不是目的,分出来的垃圾如何资源化利用才是最终目的。目前,上海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198个、集散场15个,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基本形成。各区制定落实可回收物补贴政策,推进餐厨类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土壤调理剂产品推广应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0%。

本轮疫情暴发前,上海居民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约为95%,约14.32万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满意度评价,98%以上市民表示满意。

社区垃圾分类恢复快

疫情期间,上海人的正常生活被打乱,足不出户也造成垃圾无法正常投放。但很多居民仍在家庭中进行着垃圾分类。6月1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仅不到一周,全市社区的垃圾分类迅速恢复。

“疫情期间,物业和小区‘同频共振’,和居民同吃同住同采购,相处得非常好。这也导致6月1日前,街道要求小区进行大扫除,不管是商品房小区还是老小区,物业和居民都主动表示会去打理。”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华沁居委会辖区内,有4个商品房小区和2个老城厢,党总支书记王爱英说,借着疫情期间发展起来的“熟人社会”模式、物业与居民间培养出的“战友情”以及强大的志愿者力量,6月1日后很快就恢复了垃圾分类。黄浦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姜欣则表示,区内所有街道目前都已经恢复了常态化垃圾分类管控措施。

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全市1.3万余个小区中,目前已有98.4%的小区(村)基本恢复垃圾分类投放。甚至,不少市民将“垃圾分类”与“如常的生活”联系起来,认为垃圾分类了,正常的生活就真正回来了。

未来加强资源化利用

徐志平认为,垃圾分类工作目前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小包垃圾、作业扰民等问题依然存在,公共场所分类质量仍不稳定,流动人群分类意愿需要补强。同时,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仍需提升。此外,在源头减量方面,“光盘行动”实效有待提升,部分电商平台商品仍存在过度包装现象,生产环节的源头减量措施不多。与会不少专家还认为,垃圾分类对上海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

“垃圾分类三年来,垃圾的组分在变化,垃圾分类的体系也是不可逆的,市民的投放、消费、生活行为也在改变,城市的环境面貌和治理能力也在改变。”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说,“虽然疫情为垃圾分类按下了‘暂停键’,但疫情造就的‘熟人社会’也对垃圾分类快速回到原来水平有积极影响。下一步,上海要着重探索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增加源头减量等问题。”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