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晚年如何吃出健康和精致(上)
第15版:金色池塘 2022-07-04

晚年如何吃出健康和精致(上)

摄影/叶 奇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吃”是生活中永恒的话题。但对老年人来说,要管住嘴,也要加强营养;要把小辈的吃照顾好,又时常担心自己会吃力不讨好……但也有老人认为,吃是生活的佐料,退休后,她把下厨当作精制的过程。有老两口自给自足,在自家小花园种菜,既满足了自己的口福,还能给小辈带些有机蔬菜。为了健康,他们管住了嘴,吃得全面,也更注重吃的成就感和仪式感,因为这不仅是口感的满足,更承载着亲情的温暖与期盼。

“精制”出新花样

程海芗

吃,并不光是烹饪的技巧,更有取悦自己的成就感和仪式感。我每天都买菜,为的是保证每天食材都是精心挑选且当季最新鲜的,回家后精心搭配组合这些食材,让它们变成餐桌上丰盛可口的美味佳肴,成就感来源于每道菜的色香味俱全,仪式感来源于每道菜都会根据不同的菜色配上不同的餐具。所以,每日三餐仅从视觉上就呈现了诱人的精致。吃,是日常生活中最倚重的一种温暖。

宅家期间,我尝试着学做面食,在网上看了不少视频,但真做起来,还是有点手忙脚乱,几次简单制作成功后,我发散性思维地用火龙果和面做出玫瑰色的花卷,用蚕豆泥和面做出清新绿的馒头,用山药和面做出晶亮白的包子,用胡萝卜和面做出了黄澄澄的发糕,这些漂亮的面食摆放在漂亮的餐盆里,宛若精美的艺术品,味觉的渴望一下子膨胀起来,这时,吃,变成了乐趣。

每年家人的生日面是我最用心的,两只红红的大对虾并排摆放,叫天生一对;绿的菜、白的面,一碗面的色彩既清爽又分明。饭后水果,香蕉船的两侧,是绿莹莹的猕猴桃和红艳艳的草莓,和这碗生日面同色彩。或是浓油赤酱上海本帮炒面,配上肉丝、笋丝、蘑菇和菠菜,再来一碗罗宋浓汤,中西结合别有风味。这时,“吃”升华了夫妻间几十年的一种默契。

任何时候,我都把下厨作为一种“精制”的过程,乐此不疲地让平凡的食物不断“精制”出新花样。我始终相信,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必需,更是用来享受的,这是一道对待生活的佐料,它让每个平常的日子都丰富而有意义。

步入晚年后,我比年轻时更注重荤素搭配,更注重吃得全面,也更注重吃的成就感和仪式感。

猪肉牛肉,不如绿蔬土豆

子歌

前阵子,一些人“刚学会了烧菜,又开始学种菜”。绿色不掉色,老爸老妈倒是一点也没让我担心。他们住在郊区,有个小花园。农民本色,蔬菜方面,一直是自给自足的。

某种意义上,他们是被时代抛弃、被“智能鸿沟”卡住的人。智能手机不会玩,微信不会用,手机支付不会点,连健康码都不会调。还记得刚疫情起头时,我就电话里反复叮嘱他们:“尽量待在家,别出门,吃的不够告诉我。”怕他们不小心中招,也怕他们寸步难行。他们就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电话终于来了,却不是吃的不够,而是老爸的高血压药不多了。配好药,赶回父母家,一路盘算:不知道两个老的有没有备足粮食,肉类有没有塞满冰箱。老妈每次说,家里有吃的,但我没看到总是担心,怀疑她“空口安慰”。没想到刚开到小区,下车,就见老爸老妈拎着几大袋蔬菜过来。都是新鲜摘下的青菜、大蒜、芹菜、韭菜等,还有鸡蛋、鹌鹑蛋。他们说,前几天暴雨,淹死了一部分蔬菜,否则还可以给你多准备一些。家里大米充足,肉类也有,老妈果然没骗我。有趣的是,我给他们买了几个粽子,没想到他们也给我备了翻倍的大肉粽。

疫情期间难囤的是蔬菜。猪肉牛肉不如绿蔬土豆,有大米,有蔬菜,还怕什么。我不禁哑然失笑。老爸老妈“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十年,随手在自家小花园里播几苗韭菜,插几道青菜,对他们来说,可比操弄智能手机容易对付多了。这绿蔬还是撒有机肥、不施农药种出来的。

智能时代,制造业大国的小农本色,助人,利己。我给老爸老妈点个赞。

饿肚子的效果

王云灏

我这个人对于吃的方面一直是不大讲究的。不过,我胃口好,吃饭又特别香。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隔壁的阿婆对我说,她趴在我家窗口上,看我吃饭,总能胃口大开,回去也吃下两大碗。工作以后,我的饭量在单位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一大铝盒米饭,三扒两拉就进了肚子,吃得快,且吃得多,同事都看了个目瞪口呆。退休以后,我的吃饭习惯还是没改变。外孙女形容我吃饭是“狼吞虎咽”。调皮的小外孙在我吃饭时也一直提醒我:阿拉幼儿园里讲,要细嚼慢咽!

我还特别喜欢吃零食,锅巴、饼干、这个豆那个酥,小时候,还曾得到过“五香豆“的绰号。其实就是嘴馋。女儿叫我睡前少吃点,那时老婆还要给我帮腔:你爸不抽烟,就吃点零食,随他去。

随着年龄上去,吃得多、吃得快的“副产品”来了。先是凸起将军肚,里面藏着一大包软脂肪。接着,血脂超标、胆固醇高、低密度高,血糖也要来凑热闹了。于是,风向标转向了。老婆的限饭令来了。老婆、女儿加上两个小外孙,女婿是态度不明,一家人基本结成了统一战线,我成了孤家寡人。吃饭时,八目睽睽之下,对着满桌的佳肴,这个说不能吃,那个又说不好吃。有时就只得赌气去吃腐乳。饭限了,零食限了。“民以食为天”,我的肚子不干了,有时半夜里咕咕叫着提抗议,只好喝点水撑一撑。还好,限饭限量,不限营养。每天早餐是豆浆白煮蛋,外加一个肉馒头。中晚餐也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现在,我的肚子也渐渐适应了限量供应的政策。

饭吃得少了,活动量却加上去了。每天,早餐后外出走几步,晚饭后体育场跑道上去兜几圏。“管好嘴,迈开腿”,一切为了更好的明天。现在,“饿肚子”的效果有了,肚子凹进去了,肉肚皮没有了。腿肚子也细了不少。最明显的是体重下来了。但愿去体检,箭头也能朝下,那也对得起我的肚子,没白挨饿!

每一天皆团圆

陶陶

我家的餐桌由红木制成,四角雕刻虎头,目光如炬。玻璃下放着我三岁时傻笑的照片和一家人去浮盖山漂流的合影。从我出生起,我关于“吃”的记忆便围绕着这张厚重的餐桌。

我家口味清淡。奶奶忌口颇多,不吃葱姜蒜、酸、辣、牛羊肉,荤菜只吃鱼虾,她是正宗的宁波人,就爱黄泥螺、山芋、芋艿一类。爸爸爱吃牛肉,喜欢浓油赤酱,但不吃爪类、肉皮,而我和妈妈算是温和的“杂食”类,但日积月累,口味也愈发像奶奶,蔬菜只需水里涮一涮,就能吃得津津有味。很难想象我们家的“大厨”是如何绞尽脑汁,做出满桌子可口又健康的饭菜的。

桌上常放着番茄炒蛋、罗宋汤、小鸡炖蘑菇、粉丝汤,开饭了,爷爷优哉游哉地坐上座,小酌一杯红酒,看到我们满足地喝着“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了”的汤时,他满脸得意洋洋。但厨房中的爷爷却截然相反,在油烟机“哐哐作响”,电饭煲蒸腾、炒菜“滋啦滋啦”的烟雾缭绕中,只见爷爷汗衫湿透的背影,高大的身躯弯曲着,低下头轻尝“腌笃鲜”里的笋酥了没有。他原是最怕热的人,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我们家的大后方。爷爷总是烧好早餐之后神不知鬼不觉到对面小饭店,点上菜饭骨头汤或鸭血粉丝汤饱餐一顿,大概是忙碌了一早上,身心乏累,去吃点人家做的,反而放松自在。爷爷每天当伙头军,很辛苦,但他从不抱怨,反而说,我当好后勤,你们才有可能去“飞”,他的退休生活因此变得活色生香。

一天最惬意的时光便是一家人团团围坐的吃饭时间。无论是我比赛拿了冠军,考砸了这样的事;还是遇到因树大招风招惹的闲话、冷眼,因为初尝人间冷暖的沮丧不安,都能在这一方红木餐桌旁的诱人香味和欢声笑语中随风消散,化作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成就我开朗豁达的性格。

在我们家,“吃”不仅是口感的满足,更承载着亲情的温暖与期盼。

管住嘴 控血糖

泽华

2000年,我在体检中被检测出血糖超标,成了准糖尿病患者。医生说一旦戴上这顶帽子就得终身服药,否则会有严重的后果。

刚开始时我紧张得要命,冷静下来后,我梳理了一下自己得病的原因,其中固然有家族史的原因,还有就是没管住嘴,吃东西太任性了。

我从事的是幼儿教育,在岗时,为了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能摄入均衡的营养,我专门上过营养师培训班,培训班的学习让我受到启发:是药三分毒,既然我的血糖还没高得离谱,为啥不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控制上呢?食疗肯定胜于吃药。

我和女儿一家住在一个楼层的两个单元里,晚餐是全家人一同进餐的。女儿女婿及两个外孙女钟情于牛羊肉等高热量菜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肉制品可以增强体格,而我上了年纪,新陈代谢功能不能和年轻人相比,所以,我得有意识地管住嘴,浅尝辄止。

我总觉得,上了年纪的人不必担心吃得不够多,我们每天的运动量有限,而摄入的牛奶鸡蛋菜肴已经足够丰富,少吃点反而均衡人体营养。我管住了嘴,自测餐前、餐后的血糖值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难得偏高了,立刻调整饮食,再把数值拉回来。我把管住嘴,控血糖作为“座右铭”。当然,糖尿病病因各不相同,控制血糖,适合自己的就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