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广告 为何扫码后他常吃“闭门羹”? 为何他一天做两次核酸检测? 社区防控管理期待更多智慧
第6版:帮侬忙 2022-07-06

为何扫码后他常吃“闭门羹”?

莫名“变”特殊保障人员,经核实已“摘帽”

本报讯(记者 夏韵)家住普陀区梅岭南路70多岁的竺老伯近日向“新民帮侬忙”反映,他的核酸码发生异常,扫码后显示为“特殊保障人员”,导致他无法在常态化采样点检测。“我没有感染过,不是密接人员,也不是保供行业的,怎么会带有特殊标识?!”对此,竺老伯感到“很委屈”。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竺老伯表示,他的核酸检测结果一直是阴性。6月1日后,他多次出小区到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检测,但工作人员用手机扫码后,告知他的核酸码带有“特殊保障人员”标识,不便在这里检测。“每次我都要费尽口舌解释一番,但还是常常吃‘闭门羹’。”竺老伯说,他怀疑被“戴上帽子”的原因是发生在4月份的“乌龙事件”。在4月17日的核酸信息上,“随申办”App上显示的竟不是他本人名字,而是一名姓项的人员,结果是“待复核”。随后,他还接到了来自徐汇疾控的电话,对方询问他的行动轨迹。在4月和5月,竺先生的“随申码”先后4次被赋红码。奇怪的是,除了一次“待复核”,其余检测均显示为阴性。而他也从没有接到过属地居委会的确诊通知。

记者随即联系到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核实情况后,相关技术人员为竺先生摘掉了“帽子”。随后,竺先生两次去采样点检测,扫码后不再提示“特殊保障人员”标识,核酸码恢复正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