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广告 这位采样医生为何只敢穿黑衣? 皮鞋“烤焦”了衣服拧出水 地表破50℃依然在坚守 大白土法降温战“大筛”
第6版:上海新闻 2022-07-11
申城开启“烧烤”模式,为保证核酸检测照常进行,他们或穿冰马甲,或交替轮班,或另觅空间……

大白土法降温战“大筛”

清凉夏夜,市民悠闲徜徉在杨浦滨江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刚刚过去的周末,热浪滚滚,最高气温达到40℃。与此同时,上海多地的“大筛”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核酸采样亭也照常运行。烈日下穿着防护服,中暑的风险陡然增高。如何让核酸检测正常进行又尽可能让大白们凉快一点、舒服一点?很多社区点位想到了各种降温“土法”。

闵行

移动空调、冰马甲齐上阵

炎热夏夜,在户外穿着“大白”的核酸采样人员格外辛苦。古美路街道在6月提前购置一批便捷式移动空调,为辖区71个小区采样点送上清凉。7月初,空调、风扇纷纷就位,加上采样点自带的帐篷,起到一定的遮阳降温效果。“我们把毛巾打湿,放到冰箱里冰冻,再用防水布把毛巾套起来,两头扎上绳子,把它绑在脖颈处,起到物理降温效果。”古美路街道东兰新村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林辰说,“实际使用中效果不错,一条毛巾可维持20到30分钟。”

虹桥镇和七宝镇则精心为核酸采样人员配备防暑“神器”——冰马甲。虽然从外观看不出变化,可大白们的感受却天差地别。“降温效果非常好,特别凉爽!”大学生志愿者说,以往穿上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几分钟就湿透,现在有了冰马甲穿在里面,感觉好太多了。

虹口

检测点空旷背阴+大冰块

四川北路街道区域内老房子、老弄堂多,街道相关部门精心选择了一些空旷有背阴的地方为检测点,并且在时间上做了特殊安排,避开太阳直射。记者昨晚6时半在多伦路步行街上看到,街道在多伦路90号和多伦路236弄口设置了两个检测点,居民们正在有序地做核酸检测。两个点位各放了大冰块,使现场凉快不少。永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燕说,17时多街道又送来5块大冰。

为应对极端高温天气,曲阳路街道防疫办工作人员积极联系辖区内沪陵菜场,昨天第一时间调配24块200斤重冰块,送往24个居民区各检测点。同时在采样点位和扫码通道增设大功率风扇,配发防暑“冰马甲”、冰宝贴等防暑用品。

宝山

交替轮岗+防护服裹冰袋

在月浦镇昱翠家苑小区核酸采样点位,将冰袋用胶带直接裹在防护服的背面虽然看着有些滑稽,但丝丝凉意透过防护服总算让大白们稍稍缓解酷热不适;阳光锦园小区的“大白”们争分夺秒地采集核酸,居委书记为采样人员提供大冰块等物品来降温以缓解高温压力;乐业四村二居志愿者主动提供自家冰柜,上岗期间居委及时为志愿者提供冰冻盐汽水、饮用水等缓解高温酷暑;马泾桥新村居委采用筛查日交替轮班制、北岸郡庭居委采用大白半小时至一小时替换制,保证核酸检测志愿者合理分配体力。

而在友谊路街道宝城新村,居委党总支书记倪晨华、主任黄秉硕在上午6时即召集居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工作人员前往核酸检测点位部署准备工作。因设置核酸检测点位及采样人员较充足,上午9时就完成此项工作。

普陀

采集再提速,开辟新空间

昨天是普陀区真如镇街道全员核酸筛查日。不少居民区开启了“高速核酸模式。真光六居民区在原有2组采样的基础上,增加1组采样扫码志愿者。曹杨花苑居民区则兵分四路:一路楼栋内叫号、一路场内引导维持秩序、一路负责扫码,大大缩短了居民的排队时间;第四路则由居委会主任带队,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上门采样。战高温的“大白”让人心疼,居民们也都十分配合,早早就下楼。“一听到叫号就马上下楼,快一点,再快一点,早做1分钟,志愿者们就能早1分钟脱去防护服。”

除了医护人员及社区工作者,真如镇街道40个居民区的530余名“第二梯队”志愿者,也积极响应这场高温下的“集核行动”,协助居民区尽早完成“大筛”任务。为有效应对室外的高温天气,各居民区还积极盘活场所资源,充分利用居委会、居民活动室等,为核酸筛查开辟“新空间”。没有室内条件的,则尽量设置在树荫下。

静安

为采样人员送冰桶和水

高温酷暑下,对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大润发闸北店客服经理张明祥介绍:“核酸采样亭在高温烈日下的隔热效果不佳,即使将空调温度调到最低,工作人员依然大汗淋漓,所以我们就在每天的高温时段,送矿泉水、送冰桶,希望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清凉。”

据了解,大润发上海25家门店在入夏时节开展的“清凉行动”,为门店周边核酸岗亭的工作人员每天送一次水饮,最热时候送一次冰桶,有条件的门店还为工作人员准备了冰淇淋兑换券。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鲁哲 郭剑烽 袁玮

通讯员 龙钢 王文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