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广告 外滩“第一岗” 战高温 告知要做好 “偏才”“怪才”也需均衡发展 中暑记牢四步急救 平时饮水少量多次
第5版:上海新闻 2022-07-14

“偏才”“怪才”也需均衡发展

上海高中自主招生学校校园开放日报名正火热进行。自主招生网上志愿填报也将在19日启动。今年是新中考施行第一年,新政下的上海高中自招,在特长生选拔上有哪些新变化?教育专家们认为,高中阶段选拔人才,仍离不开对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即便是“偏才”“怪才”也需要均衡发展。这种均衡,并不一定指各门学科都要优秀拔尖,而是指他们对生涯规划有一定的主动性、全面性,并让自己的学科潜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有所响应。

选拔手段更为丰富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说,自主招生选拔特长学生,统一招生注重学习基础,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让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有了进优质高中的机会。“上海高中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选拔人才已有十余年历史。尽管今年是新中考改革首年,但自主招生选拔人才的基本要求并没改变。通俗来说,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挑选拥有创新素养的优秀学生,他们往往具有发展潜质,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有所突破、拔尖。”但吴坚认为,十余年的探索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让自主招生的选拔机制更丰富。“以往多采取小组面试、游戏化考评、实验操作等传统方式,如今现代技术也应用到考试评价上,比如,对考生综合素养的数字化、综合性呈现。这使得选拔本身更具有主动性,也提升了精准度,让所有学生有更好的展现。”

选择相互“适合”学校

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录取填报上,每名学生均可填报2个志愿,志愿不分先后。“自主招生,自主是关键词。这就要求学校和考生做好双向选择,而相互‘适合’是选择的基础。”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校长周飞说,对学校而言,重点关注的学生首先需要和学校的文化精神相契合,比如像曹杨二中办学传统就是培养有红色基因、劳模精神、工匠品质的社会栋梁,其次它是一所文理相通的特色学校,那么就会欢迎文理兼长的博雅学子。

“人才的选拔,势必要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自主招生选才标准,其实也是高中育人目标的风向标。”在周飞看来,自主招生特色人才需具备三方面品质:其一,内在精神的成长,在学校培养中成人成才应放在孩子成长的首位,学校要提供各种充分的社会实践体验,让学生了解社会,并在其中磨炼意志;其次,学生要“走出小我,走向大我”,拥有终身学习的品质;第三,具备创造性的个性潜能。

拥有专业领域潜能

“这几年,中高考改革都是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探索和尝试。高考改革从2017年施行至今已有5年,人们对高考改革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这种改革的要求也下移到了中考。”吴坚说,上海高考从原本的“3+1”到现在的“3+3”,增加了选择性,要求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广泛的知识结构和储备,“大学招生从过去专业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强基计划等基础学科的大类选择,这些都在告诉学生和学校,人才的未来发展不仅是做专业职业的选择,更需深耕到专业大类领域里发展。现在,人们对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早期培养有了更充分认识。比如,大学的强基计划正对高中培养带来很大影响,自主招生是让基础学科的优秀人才能够早期、更主动地进入到培养序列,拥有更明确成长机会的途径之一。”

也因此,吴坚认为高中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会主动关注学生是否在成长规划、生涯规划中有主动的选择和设计,并在哪个领域、哪些方面更具有发展优势,而不是挑选所谓单一学科的“偏才”、“怪才”。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和成长目标,复旦附中在文理学院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学院制”培养方式改革,设立望道、步青、家桢、希德四大学院。“正是基于对特色人才的一个初级阶段的判断,让人才培养更有主动性和前瞻性,更贴近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