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稿 根据世卫组织日前的决定,目前在7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的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该组织针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也意味着目前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同时处于这一警报级别。
今年5月初,英国报告出现猴痘确诊病例,随后疫情在全球多地快速蔓延。
7月21日,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再次开会讨论猴痘疫情。此时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1.6万例病例,包括5例死亡病例。尽管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最终未能达成共识,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3日的记者会上仍宣布猴痘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世卫组织对猴痘疫情的评估是,在欧洲地区属于高风险,在全球及其他所有地区的风险为中等。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传染病学家雷娜·麦金太尔近日表示,猴痘病毒属于正痘病毒属,通常很稳定、不容易变异,但引发这次大规模感染的猴痘病毒与此前在非洲流行的猴痘病毒相比,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异。这些变异是否会给病毒的传播方式带来影响尚不可知。
世界正为没有对非洲地区猴痘疫情及时做出充分反应而“付出代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医疗卫生鸿沟正日益凸显。
有专家担心,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加剧疫苗之争,再次出现富裕国家大量囤积疫苗,导致全球医疗不平等问题更加严峻。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