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新路129弄边门封闭 本版摄影 记者 王凯
永泰路630弄永泰花苑西门封闭
上南一村洪山路边门即将开放的通知
虹储小区疫情防控措施告知书
上南一村洪山路边门封闭
虹储小区虹桥路1041弄大门封闭
扫码看现场调查
“边门全封,只留一个门进出,这种情况不是个案!不说40℃的天要辛苦绕路,行人、助动车、机动车都从一个门走,不是反而更会造成人员聚集吗?!”“类似问题在不少小区都存在,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并妥善解决,物业让居民在酷暑下绕行,于心何忍?”……
7月25日,本报夏令热线报道了浦东一小区因疫情防控、小区保安人员不足,封闭了小区靠近地铁口的一扇门,居民乘坐轨交不得不绕个大圈子的问题。谁知,报道刊发后引来更多读者吐槽,大家在评论区“共情”:自家小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不知究竟应找谁解决。
打开小区大门小门,方便居民进出,为何如此困难重重?这一看似不难的“难题”,到底会不会有解题人?最近两天,本报继续派出多路记者,实地走访8个小区,和读者一起寻找答案。
有规定 只开正门并非个例
徐汇区海上名门公寓小区居民反映,自解封后小区仅开放正门,北门、西门至今封闭,进出十分不便。
记者现场走访发现,小区设北一门(钦州路)、北二门(钦州路)、西门(柳州路)和南门(浦北路)四个出入口,菜场、副食品店、银行等都位于钦州路上,但除了通向浦北路的南门现已开放,其余几个门都还封着。“以前我们买菜,从北门刷卡出去就到,现在朝南门走,得从外面绕到菜场,很不方便。”一位小区居民抱怨,“我们年纪大了,这几天又这么热,总归想少走点路。”
记者随后来到北二门,这是小区垃圾清运通道。这时,有工人正在向外运送建筑垃圾。垃圾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此门每天早晚清运垃圾时各开一次。“按规定,除非是运送建筑垃圾,不然这门不会开。”他告诉记者,“很多居民会趁门开时进出,我们也管不了。”另一名工作人员说,平时也会有小区居民要求帮忙开门,尤其是买菜的老年人。“按规定这个门是不能走的,可我们不是保安。”他表示自己不会拒绝居民的要求。
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只开一个门是街道防疫的要求。“6月份刚解封时,街道通知我们‘可以开一扇门’,到现在还没有新的通知。”近段时间,小区居民多次向居委会提要求:能不能打开西侧和北侧的出入通道?居委会向街道反映,目前还未收到回复。“并不只是这个小区,附近几个小区都一样。”他补充道。
记者又联系了漕河泾街道疫情防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对辖区内小区进出通道“怎么开”“开几个”,街道目前并没有硬性规定。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三方可在综合考虑疫情防控需要和小区居民出行便利的基础上,共同协商决定。对此,他们也会与相关居委会进一步沟通。
按上面有关部门要求办事,很多小区居委会都是这样做的。青浦区诸光路上的西郊家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也是接到相关要求才这么做的。另外,根据小区外来人口较多的实际情况,只开一扇门也便于管理。”西郊家园的东门,3月份因疫情封闭至今,何时开门还要“看疫情防控的情况”。记者看到,小区东门位于宽敞的诸光路上,而唯一开放的西门,距最近的主路盈港东路还有一段距离,更像是小区的“后门”。小区居民告诉记者,他们从西门步行到公交站,要多走十几分钟。
有原因 边门通往隔壁小区
记者采访中发现,还有一些小区选择“封门”,与小区的地理位置有关。在长宁区虹储小区,记者看到,被封的是虹桥路上的南门,它位于虹储小区和邮航小区的边界处,旁边就是隔开两个小区的围墙。眼下铁门被薄木板封住,上面贴着《疫情防控措施告知书》: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小区原则上只保留安顺路283弄出入口,本门暂时关闭。
记者骑车从虹桥路1041弄邮航小区正门来到安顺路283弄虹储小区正门,用时7分钟。铁门这一侧,一位爷叔正通过围墙上的小门洞和邮航小区的居民交谈。爷叔说,他在物业公司工作,今天要送一份文件去隔壁小区,懒得兜大圈子,就从这个门洞传过去。“现在上面都要求只开一个门呀,附近小区有两个门的全部封掉一个,只留一个门进出。”爷叔对封门表示理解,但还是不愿意兜圈子。
在虹储居委会,负责人告诉了记者小区封门的原因:“我们和别的小区不一样,虹桥路这扇门不是直通马路,而是通向隔壁小区的。隔壁小区对面是地铁站,人流穿行会给两边小区的防疫都造成影响。现在两边小区都有封控楼栋,封门是双方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协商后达成的共识,也得到了两边小区居民的同意。”
有确诊 关闭通道居民理解
还有些小区,如光新路129弄,6月份解封后曾打开过所有通道,但近来又因周边有确诊病例,重新关闭了部分通道。
光新路129弄小区共有四扇门,目前三扇被封,不可通行。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其中有两扇是在疫情期间封掉的,另一扇从没开过。被封的两扇门都是通往别的小区的,而非直通马路。
“这门要有磁卡才能进出。”一名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这些门通往别的小区,是在疫情期间关的,6月份开过,但最近又封掉了。”另一名居民对封门表示理解,说:“我们小区还好,但旁边的光新大楼又阳了几例,门不开也是合理的。”记者问,门被关有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对方摇了摇头。
记者随后来到小区物业了解情况,“最近一段时间,为便于检查进出人员信息,小区只开了一扇门。两扇通往其他小区的门都封掉了,还有一扇门旁边就是光新大楼的核酸采样点,更没办法走人了。”物业经理告诉记者,平时只有河道旁一扇门早上会定时开启,方便隔壁小区居民到本小区采样点做核酸,其余的门已全部封闭,进出只能走大门。“疫情结束之后,我们会开放自行车棚旁和河道边的门,但和光新大楼相通的门是不会开的。”“门要是开得多,我们没法有效管理。”
有办法 这些思路可供借鉴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小区通道能不能全开?这是个无解的难题吗?如果有解,谁是解题人?答案是什么?不少小区还是想方设法,找到了答题思路。
大华一村北区就是其一。除了沪太路北门作为小区车辆主要通行出入口长期开放外,6月27日,小区又增开了靠近轨交7号线大华三路站的南门,供居民步行或骑车进出。“刚开始每天早晚高峰各开两小时,一周后小区防疫形势比较稳定,就逐步延长开放时间,现在从早晨6时开到晚上8时。”大华一村第一居民区尹书记告诉记者,小区居民有2000多人,进出南门都必须经“数字哨兵”扫码通行,居委会在门口安排了一位保安和一名志愿者。志愿者通过小区微信群和张贴通知招募。“文件只说了怎么封门,没说能不能开、怎么开。小区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研判。”尹书记说。
分时段开放,也是不少小区的选择。6月份以来,上南一村只有浦东南路上的北门向居民开放,洪山路上的东一门和东二门还关着。小区居民告诉记者,由于小区东侧两个通道均未开放,居民买菜、看病只能从北门绕行,老年人腿脚不便,直呼“吃不消”。
带着居民诉求,记者来到上南一村社区居委,居民区孙书记表示,他们已经了解到居民们的困难,计划于8月1日起每天早上6时至9时开放东二门,方便居民去菜场买菜。届时将张贴场所码并安装“数字哨兵”,也会安排保安值守。若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将在下午增设3个小时开放时段。至于小区东一门,目前还没有开放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经本报报道,浦东新区华绣路179弄艾南花苑的北门有望开放。据了解,艾南花苑居委、业委会、物业三方经开会协商后决定,8月1日起分时段开启北门旋转门,开放时间为早上6时至9时,晚上5时至8时(具体时间以居委公告为准)。若遇小区大筛,则北门临时关闭。目前只开启旋转门,自行车和助动车仍需从南门进出。
艾南花苑业委会向业主呼吁:进出小区有序扫码,对非本小区借道居民要多加关注。由于北门安保压力依然严峻,小区正在招募志愿者,希望有更多居民朋友踊跃报名。
小区小门到底要不要开?浦东新区某小区的居民通过匿名投票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们从西门去某大型超市不足500米,而从正门(东门)去超市则需要绕行近一公里。西门至今未开,大热天,每天进出买菜的老人要跑好多冤枉路。”小区不少居民提出疑问。
对此,小区所属居委社工徐老师回复,因防疫需要,社区需对进出人员实名登记。目前,小区600多户近2000名居民已全部完成实名登记。但流动人员是小区防疫难点,包括快递员、外卖小哥、保洁人员、装修工人等,还有一些路人借道穿行,若打开西门,居委会需安排志愿者值守查码。
小区西门要不要开,最终由居民说了算。小区居委会为此发出在线调查问卷,请居民匿名投票。经过数小时投票,最终,弃权和反对票多于支持票,因此小区西门继续保持关闭。居委干部表示,西门封闭确实给部分居民出行带来不便,等防疫形势平稳后将尽快开放。
本报记者 杨硕 杨玉红 裘颖琼
志愿者 许芦琰 李瑞阳 杨新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