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马兜铃治痒 凌风起舞欲高飞 浪掷夏日 麦香陪伴的年少时光 且培一缸夏绿 侧面启发
第15版:夜光杯 2022-08-10

侧面启发

陆其国

史学大家钱穆从小聪颖,幼年时即已熟读《三国演义》。九岁那年,有一天他随父亲出门,见到一些父亲的朋友和熟人。有人问他,听说你能背诵《三国演义》?钱穆点点头。这人问,我能考考你吗?钱穆又点头。于是这人就让钱穆背诵一段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章节。当钱穆熟练地背诵完后,大家纷纷惊叹,并向钱穆父亲夸赞这小孩忒聪明,不愧为神童。得到众人夸奖,小钱穆也流露出些许小得意。不过他很快发现,尽管大家在一个劲夸自己,但父亲却听而不闻,一脸平静,更没有回应一句,好像大家夸赞的不是他儿子。

翌日,钱穆又随父亲去那些朋友和熟人处。在走过一座小桥时,父亲好像突然想起什么,只见他问一旁的钱穆:你知道桥字怎么写吗?钱穆回答:知道。父亲又问:桥字什么偏旁?钱穆回答:木旁。父亲再问:如把木旁换成马字旁,那是什么字?钱穆回答:骄字。此时他已在纳闷,父亲今天怎么了,竟拿如此简单的字来考我。钱穆正在作如此想,只见父亲严肃地看定他说:你虽然认识骄字,但是知道它的意思吗?熟读《三国演义》的钱穆当然不会不知道骄字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就奇怪地看向父亲,那目光似乎在说,这还能难倒我。

这时候就听父亲继续问他:“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一听父亲问出这话,钱穆不由悚然一惊,他这下犹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父亲拿“骄”字考他的用意了。被父亲这句话震慑住的钱穆,后来回忆道:“余闻言如闻震雷,俯首默不语。”钱穆父亲显然也秒懂了儿子的肢体语言,见儿子“俯首默不语”——若有所思、低头不说话,父亲也就立马打住,不再问什么。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果然,和昨天一样到了父亲的朋友和熟人那里,又有人要当面考钱穆,让他背诵《三国演义》章节。这次小钱穆再也没有了昨晚的那种小得意和爽快劲,而是突然变得“忸怩不安”起来。见小钱穆不愿意背诵,大家也就不再勉强他。后来随着钱穆长大,无论是为人还是做学问,他都一再告诫自己,要力戒一个“骄”字。他也是后来才悟到,原来这就是父亲对子女“从不作正面教诲”,而喜欢采用“侧面启发”的教育方式,以让他们自己从中憬悟,自我反省。钱穆也因此深为自己当年“何意愚昧,意不能仰副先父当时之苦心灌输培植于万一,滋足愧也”。

做人如此,在对待子女读书求学上,钱穆父亲同样作如是观。钱穆记得,父亲曾提醒他们几个子女,有些书的作者,因为各种原因写的时候会有所避讳,这就要靠读者自己去颖悟和细加领会。还有一次,钱穆曾听到父亲这样对哥哥说:“读书当知言外意。(作者)写一字,或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三句未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总之在钱穆的印象中,无论父亲还是母亲,对他们几个子女的教育,从来没有出现过“疾言厉色”的情况。

不过如果因此以为钱穆的父亲根本无视儿子身上的优点,那就错了。这样的例子还是应该听钱穆自己来说也许更有说服力。那还是钱穆读小学期间,一天晚上,有两个客人来拜访钱穆父亲。当时钱穆已在隔壁卧室脱衣睡下,只是没有睡着。他隐约听到来客和父亲谈话时好像提到了他,于是就下意识地支棱起了耳朵。果然,钱穆就听到父亲对客人说:“此儿亦能粗通文字。”父亲说的“此儿”,就是指钱穆。而父亲嘴上说他只是“亦能粗通文字”,但举的例子却是说他能“专据《三国演义》写关羽论、张飞论等数十篇”论文。钱穆惊讶的是,这些文章都是他瞒着家人偷偷写下的,不意却被父亲无意间看到,而且还佯装不知。现在却毫不掩饰地背着儿子向客人剧透,到底于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在“侧面启发”下的默默大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