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广告 施工“并联”早日实现加梯梦 路中央设隔离栏 开车上班绕路愁
第5版:帮侬忙 2022-08-15
申城老小区为居民做好预案服务

施工“并联”早日实现加梯梦

施工人员已为仙霞路435弄20号楼加梯基坑四周做好防护措施杨玉红 摄

零星疫情时有发生,不少居民致电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咨询:疫情影响了老小区加梯施工进度,“一键直达”电梯梦何时能实现?日前,记者走访多个老旧小区发现,不少加梯项目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持续提速,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

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上午,在华山路800弄丁香公寓30号楼前,几位工人正在忙碌,有人负责搬运钢筋,有人布置钢筋,还有人蹲在基坑内捆扎钢筋,一项项工序做得格外仔细。“楼下施工,居民进出不方便,我们物业主动承担起‘最后10米’的民生服务。”上海轻工物业项目经理唐为继说,每幢楼下都有安保人员值守。快递、外卖人员不得进入小区,所有商品、快件放在指定地点,由安保人员统一消杀后再搬入小区,并为加梯楼栋里的居民提供送货上门、代购商品等个性化服务。“等了十多年,这幢楼终于能加梯,非常不容易。”该小区居民韩通源说道,在十多年前,这幢楼的居民提出加梯需求,因低层居民反对,一直未达成共识。防疫期间,楼上楼下居民相互帮助多了,邻里感情更融洽。去年,当楼上居民再次提出需求,低层居民纷纷将“反对票”改为“弃权票”“支持票”。

受疫情影响,加梯工程延迟,该如何提速?唐为继表示,物业主动联合居委会、业委会联合成立应急工作组,制定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理预案。“一天,有居民发现家里有线电视播放异常。我们立即请维修人员排查,两个小时内修复。”唐为继介绍道,他们为工人施工提供最大便利,减少扰民,比如,每辆运送物资车辆进入小区,都由安保人员指引停靠在专门区域;在建材堆放区,钢筋等建材用红色地毯包裹着。

多支工程队同步施工

“本周,仙霞路435弄20号楼基坑已建好,正在养护期间。四周有围挡、警示牌、警示彩旗等,在最大程度减少对路人的影响。这个经验值得推广。”前天,在仙逸居民区活动室加梯办会议室,小区物业经理赵琴华通报了上周加梯工作的最新进度并介绍经验。

去年11月,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蓉城小区业委会所辖仙逸和芙二两个居民区的22台电梯同时开工,成为长宁区规模最大的成片化加梯集中开工居民区。“到今年3月,很多加梯工程完成基坑施工,需要工人不间断地抽出基坑内的积水。得知小区静态管理后,我们第一时间和工程队商量,安排多名工人留守,确保基坑养护安全。”赵琴华回忆道,加梯施工计划原定于7月完成,因疫情工期一再推迟。既要保质保量施工,又要尽力追回延误工期,小区加梯办经协商,又引入两家工程队。仙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家生表示,三家工程队同时进行施工,同时,他们制定了每周加梯交流会制度,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家工程队负责人参与。以前,一家工程队负责施工时,偶尔会出现建筑垃圾打扫不及时,建筑材料堆放不规范,施工区域安全警示不到位等现象。现在,每周交流会上,业委会、物业都会通报各支工程队施工经验和不足之处。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三家工程队均能做到“工程完、材料尽、场地清”,得到居民的点赞。

一台台火热开工的电梯,给更多居民带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最近,每天都有居民去加梯办签字。杨家生说,“到今年11月份,正在施工的22台电梯基本都能竣工,计划再签约15台电梯。”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