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艺术夜校往届资料图
市民艺术夜校往届资料图
苏州河畔、上海大世界、上海淮剧团……一系列地标场馆将成为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新教学点。今天,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推出秋季课程表,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教学,首次实现上海16个区全覆盖。8月18日启动网上招生报名工作,市民可及时关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和“乐游上海”官方微信号进行报名。
面向长三角
一场疫情,虽然延长了大家对夜校线下课程的等待,但夜校也因此能以更成熟、更丰富的形态面向大众。上海市群艺馆为总校,联动设立21个分校和69个教学点,预计开设207期课程,其中线上直播课程22门,线下互动课程185门,预计招收5000人左右。
各分校均开设线上直播、线下现场教学两类课程,其中线上直播课程将针对长三角市民进行招生,线下教学可随情况变化随时转为线上直播课。课程中增添了长三角非遗项目,希望以此推动非遗在中青年中的传承。
特色教学点
今秋在市民艺术夜校上课,教室不仅分布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馆,各个区都推出了特色教学点。黄浦区将夜校开进苏州河畔“一江一河”交汇处的樱花谷驿站——外滩街道党群服务站,美丽滨水空间里的时尚美妆课程欢迎市民来学习打卡。
“百戏杂陈”“名家荟萃”的上海大世界分校开出“声乐合唱训练”及“舞台表演与发声入门工作坊”课程。上海淮剧团则成为夜校中首家既是授课方又是教学点的国有文艺院团。这一期课程他们将带市民走进“戏曲折扇”的世界。
上海文物商店分校通过创新“文物系列主题小讲座与传统手艺互动体验”的新模式,推出“十二月花神”系列文物手工线上课程。长宁区则将教学点集中设置在周边青年人群较多的商厦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宝山区将夜校开入智慧湾科创园区,是首个科创与文创相结合的个性化定制新型活力园区。
闵行夜校拓展了11个街道及莘庄工业区文体中心常规教学点,并开设闵行区图书馆等特色教学点5个,成为教学点最多的分校。虹口区受限于文化馆面积小,在书局、美术馆、图书馆、文化艺术空间、精武体育总会、生活广场及社区等多元地域标志性空间设置教学点,推出了非遗项目精武迷踪拳等特色课程。
覆盖五新城
五个新城版块方面,嘉定区将“嘉文大课堂”系列艺术类公益培训课与市民艺术夜校两大品牌结合,在马陆众芳社区我嘉邻里中心进行了试点,让夜校往百姓家门口再近一步。青浦分校推出传统非遗民间项目茭白叶编结课程。奉贤分校的“贤艺课堂”聚焦江南孙氏二胡艺术、锔瓷技艺非遗课程,初识紫砂、茶艺美学等生活美学课程,以及舞蹈、民谣吉他等流行时尚课程。临港则针对外来人才开设了沪语和非洲鼓课程。
不少的分校纷纷展示本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及非遗项目,浦南分校打造世博地区文化推出了龙身蛇形太极拳课等。崇明分校的崇明非遗“土布与染织系列课程”由崇明木棉花手工社开发,带大家了解长江入海口海岛崇明地域文化。杨浦分校将历史悠久的“江湾面花”——面塑与更广泛的市民分享。普陀分校启动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丝编课程,发掘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实用功能。金山分校则开设融铸了金山文化记忆、非遗线上课程《金山农民画》。
为满足更多抢不到线下名额的市民,市民艺术夜校在上海数字文化馆上同步开通免费线上体验课程,与直播课程一道联手打造线上夜校。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