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新学年开学,本市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正积极备齐备足各类校园防控物资,建立健全应急餐食保供机制,持续强化学校食品与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教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环境监测、通风换气和消毒工作。此外,各校都在教职员工中开展核酸采样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工作,确保开学后全员在校核酸检测有条不紊。
核酸采样有“预备队”
今天一早,华东师大松江实验中学的32名班主任集体前往附近一家单位,参加核酸采样培训工作。之前,学校已有17名教职工通过采样技术考核,组建采样“专业队”;这次是组织全体班主任统一培训,充当采样队伍的“预备队”。
副校长盛文强介绍,按要求,全校1500名师生在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都要接受一次核酸采样,17个采样点分布在各幢教学楼每个楼层的东西两侧楼梯口,一个楼层四个班级,一个采样点负责左右两个班级的采样工作。“区疾控部门已表示,每天对师生的采样要做到一小时完成全校全员采样、二小时内完成送检、六小时内出检测结果。”
盛文强介绍,在学生返校之前,学校专门搞了一次防疫演练,主要针对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置。比如,早晨进校时段,某个学生前一天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没出来,该怎么办?当然是要允许这名学生先进校门,但不能进班级,转到准备好的隔离教室里做一次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后继续在隔离教室接受在线教学或自习,直到有了核酸阴性报告后才能进入班级上课。
初三(4)班班主任马云蕾说:“开学后班主任的工作量肯定会增加,但确保学生健康安全、确保防疫工作不留死角,老师们对此是理解的。每天早上7时30分之前,我要上相关平台查看全班同学昨天的核酸报告情况,以及当天早晨在家自测体温的情况,还要清点人数,如果哪位同位请病假,必须立即报告卫生室,并及时与这名同学联系。”
马老师还提到,中午工作量最大,以前是学生前往食堂就餐,开学后是由食堂工作人员将饭菜送到各班门口,三个盛菜的桶、一个盛汤的桶和一个盛饭的桶,由班主任和一名任课教师负责为学生打饭打菜。“为此,我们在上周都去医院做了餐饮业健康证的体检,没有这个证,任何教师都不得从事为学生用餐服务的工作。”
为学生准备“信息牌”
开学后,本市学校将把好学校入口关,严格落实入校人员“应扫尽扫”“逢扫必验”的要求,在所有校门口布设“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严格落实进校人员的身份核验、体温测量、查看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等相关工作,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学校。与此同时,各校还要做好师生员工和同住人的日常健康管理和体温监测等工作。
“浦东新区的学生数量是全市最多的。我们学校有1170名学生,要求每天上午11时之前完成全员核酸采样,12时之前要把全部采样送检,这样才能保证每天晚上出检测报告。”建平香梅中学校长助理沈忠说,校内设立六个采样点,分年级分班级错时做采样,最早的一个班级是从上午9时30分开始点名扫码做采样。学校还成立了核酸采样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采样组、物资保障组、环境消杀组、样本转运组、信息监测组等。前几天,采样专班已经指挥经过培训的采样人员和辅助人员做了多次实地演练,估算下来一个班级40名学生有序完成核酸采样的时间,基本上可以控制在8分钟以内。
建平香梅中学还为7到9年级学生发了一个邮票大小的红色信息牌,它连着一个钥匙扣,同学可将它扣到书包上,进校门时作门禁卡用,在读卡器上能扫出每个学生的健康信息。沈忠介绍:“同学们不用带手机到校,钥匙扣下面的信息牌上就贴着二维码,这是根据每个人的学籍号定制的。”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