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老场坊印象(摄影) 星卫士 会输才能赢 找自己 关爱,从不代劳着手 忆恩师吴孟超二三事
第14版:夜光杯 2022-08-31

关爱,从不代劳着手

丁汀

眼下,学生劳动的话题正式重归生活,深感来得及时必要。

早在今年5月上旬,国家教育部就提前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新标准”:9月起,中小学生开设独立的劳动课,并规定了具体的做法和达标要求。从低年级的择菜、洗碗、扫地起步,随着年级的递升,有了炒菜做饭、简单修家电、种菜养鸡等劳动内容,直到高年级的木工、纺织等职业技艺的体验都有覆盖。这个举措,无疑是一项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远见之举。同时,也折射出当下学生“物质过度丰裕,四体普遍不勤,学业压力山大”的客观弊端。

其实,学校开设不定期的劳动课早已有之,但却时有所闻“隔代亲”的代劳故事,年轻父母以“亲子名义”的代劳作秀、晒圈之举,畸变了孩子通过劳动所产生的自发、自觉意识的本意。

有个故事颇具普遍性:某校将花籽发给小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种在家里的花盆,然后观察、记录它的发芽、成长过程。本来是一个让学生认知的过程,却由于家长或长辈的代劳而变了味。结果是,长辈、家长们比孩子起劲,不仅强行代劳,还拍照、晒圈作“亲子秀”,整个过程,孩子却成了看客。

其实,孩童参加劳动的原始动力,本就具备了其自然、自觉、兴趣的属性,根本无需别人代劳。由此,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劳动场景,无不如此。

从学龄前得为父亲去杂货店零拷老酒,到小学三四年级,在晒台里搭花台,种花草,整个过程,除了得到指令的劳动之外,都是凭着自己的童趣而为,没有人来代劳,家长也没空来指导。当劳动过程出现失误时,顺其自然的纠错也会出现,但不是代劳。譬如,有一次零拷老酒时不慎打碎了瓶子,吃了父亲几记“毛栗子”,却记住了酒的珍贵,也受到了购物的启蒙;再譬如,晒台搭建花台,买来苗木种下后,每天猴急地观察、浇水,直到浇死了花苗,才懂得了适当浇水的道理……所以,孩童劳动,只有在没有具体指导的情况下,才能学到相关的植物知识,才能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乐趣。

体会劳动的价值也是孩童的重要动力。记得有一次,在弄堂小伙伴“赚点零用钱”的诱惑下,每人悄悄地带上一把剪刀,去菜场卖螺蛳的摊边替顾客剪螺蛳屁股,剪一斤3分钱,直到手指剪出了血泡,右手套上纱手套都觉得疼才作罢;四五年级时,用毛边纸画了一幅国画习作“井冈山”,被邻居阿婆要去挂了墙。没过几天,阿婆送来一碗南瓜面疙瘩作为酬谢。就此知道了劳动还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启蒙。

通过劳动,接触现实社会中的工人和农民,则是青春在走向社会前的必要过程,可知人间烟火。1971年,中学“毕业”前一年,我们开始了为期各半年的学工学农劳动,这才是货真价实的脑力加体力的全身心劳动。学工半年,跟魏师傅学开捷克进口的“620型”车床,最后的成绩是独立操作运用车、钳、钻技能做了一把铁柄榔头;半年学农去川沙乡下,学会了翻地、锄草、种菜、摇船等农家活,最大的收获是分配到农场后,没将麦苗当韭菜,还赢得了贫下中农师傅陆家姆妈的好感。

回首青少年时期的劳动经历,常常为眼下年轻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莫名焦虑:如果将这种“岁月静好”的幸福感有意无意地传承给下一代,一旦风云有变,他们还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么?

为此,随着学生劳动教育的铺开,真心希望我们的“隔代亲”老一辈、年轻的父母们放开手脚,真正的关爱就从“不代劳”、享受一回“不作为”着手,好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