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书法 拷浜 暖心超市 南京路上的第一面红旗 远去的稻穧头
第14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2-10-12

拷浜

陈祖龙

10岁那年,我随父母由市中心一间蜗居多年的小阁楼迁往吴淞区(现与宝山县合并为宝山区)泗塘新村。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时候,新村四周,无垠的田野,清清的小河,碧绿的草地以及草地上蹦蹦跳跳的蚂蚱等,给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一天,楼上的阿荣阿兴神情激动地告诉我,他们亲眼看到有人从新村旁边一条小河浜里钓起近一尺长的大鲫鱼!

餐桌上难得一见荤腥,近一尺长的大鲫鱼对我们当然有极大的诱惑力。鱼竿渔网买不起,捕鱼办法还是想得出的。我们悄悄拿了家中的旧脸盆、破铅桶,卷起裤腿走下小河拷浜去。

选择一段水草丰盛的河湾,我们大把捧起河底的淤泥,大块挖下河边带草的土块,筑起两道间隔六七米的堤坝,然后奋力将堤坝内的水一盆盆、一桶桶泼出去。头顶着热辣辣的太阳,亮晶晶的汗珠顺着面颊蜿蜒而下,星星点点的泥浆溅得浑身上下都是。堤坝内的水越来越少了。龙虾愤怒地举起赤褐色的大螯,寻找撕咬的对象;浅水处的鲫鱼则被迫翻转白肚皮,“啪啪啪”拍打水面,向水深处逃匿。我们乐得嘻嘻直笑。

谁料乐极生悲。堤坝内的水渐渐少了,堤坝承受的压力也渐渐大了。草草筑成的堤坝竟然决了口。河水无情地涌进来。我和阿荣急忙抓起土块朝缺口堵。阿兴急中生智,抬起大腿插向缺口,牢牢地钉在那里一动不动。

堤坝内的水终于拷尽。惊惶失措的鲫鱼,举螯怒舞的龙虾,侧身横行的螃蟹,大难临头依然镇静地躺在淤泥上的螺蛳、河蚌、蚬子等,都一一成为脸盆、铅桶中的“俘虏”。披着夕阳的辉煌,我们凯旋了。

当晚餐桌上,父母望着几盆久违的水鲜,喜出望外。欣喜之余又一再叮嘱,以后绝不许拷浜了。河浜岂是小孩子家玩的地方?

光阴倏忽而逝,弹指间过去了一个甲子。当年那条给我留下难忘记忆的小河浜,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上面早已矗起一幢10余层的高楼。新村不断向四周扩展,日趋繁华。无垠的田野,清清的小河,碧绿的草地以及草地上蹦蹦跳跳的蚂蚱等,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