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广告 本次疫情波及面广涉及人数多 呈现一场争奇斗艳花卉盛宴 为何要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上海病媒生物防制步履不停 全龄友好,让出行无“碍”更有爱 91岁英雄焕发新光彩
第13版:上海新闻 2022-10-14

全龄友好,让出行无“碍”更有爱

方翔

未来十年,上海交通出行更加便利,方式更加丰富。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昨天公布,上海将全方位营造宜行宜骑、全龄友好、空间融合的慢行交通环境。

“友好”,意味着社会既能提供普惠性的、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也能提供和满足部分小众、个性化的需求。建立全龄友好的慢行交通环境,需要以各年龄群体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将包容互助和柔性关爱渗透到出行的各个环节。像肇嘉浜路宛平路人行天桥“加梯”近日完成,就满足了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今年,道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工作被列入2022年上海市实事项目。眼下,在申城,30多座人行天桥适老化设施完善项目持续展开。

全龄友好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不仅依赖单项设施的布置,更依赖道路设施、公共交通等系统化建设,形成连续闭环的出行环境。近日,虹口区北外滩核心区空中连廊首段实现结构合龙。空中连廊全部建成后,将具备互连通勤和休闲游览双重功能,24小时对公众开放,将和中央公园、一体化地下空间共同构成北外滩公共空间有机整体。

加强城市的全龄友好型慢行交通环境的建设,以不同类型人群的出行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系统性设计。外环道路两边密林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了,但是因为在高速路下方,缺乏一定的维护,市民“看得见走不进”。长宁区有关部门通过新建9座景观桥梁和1座箱涵,打通了由北至南的9条河道断点,实现了全线贯通。虹桥体育公园至外环绿道一带更是被称为“城市内的绿野仙踪、机场边的天空之城”。

民生无小事,慢行交通建得好不好,居民最有发言权。像儿童出行习惯与成人不同,相比于笔直的大道,儿童更倾向选择更有吸引力的小巷,又如老人从人行道走到斑马线时,如果台阶过高,则很有可能会摔倒。因此,在设计慢行交通系统时,询问不同年龄层次使用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规划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全方位营造宜行宜骑、全龄友好、空间融合的慢行交通环境,呈现的是人情味、高颜值、亲近感的“城市表情”,也是实现“人民城市”的重要途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