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总体呈现回稳向好态势。上海市统计局昨天发布报告,解读2022年前三季度上海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3个百分点,彰显出上海经济运行的较强韧性。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降幅收窄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4个月保持月度较快增长,其中9月份工业总产值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以及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市场稳步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7月份实现转正,9月份同比增长0.3%;固定资产投资降幅稳步收窄,随着复工达产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全市投资降幅收窄至个位数,其中,三季度当季同比增长9.2%,新开工项目个数当季增长2.4%。
工业新动能领先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三大先导产业制造领域完成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增速高于全市工业13.4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总产值分别增长19.2%、5.5%和16.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42.5%,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全市工业8.7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6.0%。在电子商务、生活资讯、网络游戏等重点企业的带动下,1—8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
金融市场成交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金融市场成交总额2213.7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银行间市场成交额分别增长10.3%、29.0%。
国际航运功能进一步增强。9月份,上海港日均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万标准箱左右。其中,9月8日当日吞吐量突破16万标准箱,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市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488.96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