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去展览里看鲁迅与版画 《智慧快餐》周六签售 一个展就是一件作品 三代人  一碗饭
第19版:文体新闻 2022-10-26
25人的地方小剧团,捧出了一部享誉全国的滑稽大戏

三代人 一碗饭

常州市滑稽剧团创排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再度来沪,昨晚及今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这部享誉全国的滑稽戏,不仅让年轻观众了解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吃饭问题,更让这个小小的地方剧团一举解决了“吃饭问题”。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以晚年的陈奂生视角切入,选取上世纪70年代到2018年间的五个时间段,讲述他和他的三个子女在不同时期围绕土地、粮食、吃饭问题所发生的令人捧腹又心酸的故事。这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舞台作品,来自一个25人的剧团,他们用笑中带泪的滑稽戏,完成了当代农民对人生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检视与思考。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里,陈奂生的扮演者张怡没有下台休整的时间,要从角色的青年时期一口气演到78岁,而一次次时间闪回的倒叙设定,全凭演员对形体和嗓音的控制来实现。

张怡说,要把握好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很难,但最难的是要演出陈奂生对底线、对土地的坚持——面对傻妹死前的托付,面对吴书记对自己生活的关心,面对儿子陈两贪污的200万元公款,平日里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陈奂生如何迈过一道道生活的坎儿、时代的坎儿?在张怡的倾力演绎之下,角色身上照见了中国农民身上朴实、善良、真诚的特质。

虽然是农村题材,但是张怡坦言,一轮轮在城市里的演出没有任何隔阂,尤其是到大学演出,年轻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合影拍照,虽然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但能感受到老一辈经历过的艰辛。张怡说:“不管是城市戏还是农村戏,写的都是人与情,写到位了一样可以感染人。”

2020年,常州市滑稽剧团曾带着这部剧参演“艺起前行”优秀舞台新创作品上海展演,此后一直在全国巡演中。这次上海演出完后,剧组紧接着将赶赴江苏句容、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等地。身为常州市滑稽剧团团长,张怡感受到这几年演员们的状态变化很大,以前要为了生计奔波,常常在基层演出,现在大家的经济状况改善了,邀约也纷纷上门,8月剧组刚去北京人艺所在的首都剧场演出。四处巡演的过程中,大家对剧团的信心、对剧种的信心都不断提高。

陈奂生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背后折射的是一部家族史,也是中国乡村史、社会史,如今,更成了常州市滑稽剧团的蜕变史。此次展演期间,大部分都是省级院团,只有常滑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是两家地市级院团,这让张怡倍感荣幸。他也谦虚地表示:“我们地方剧团的个人技巧和上海的院团相比还是有距离的,比如独脚戏,所以我们的出路是做好大型剧目。”今年,剧团推出了新作《黑皮书记》,讲述了退役军人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故事,下一部新作将聚焦常州这个工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目前正在前期策划中。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