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房源
微领地浦江中心社区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摄
精装修一室户,配卫生间、淋浴房,月租金2000元左右,你心动吗?昨天,上海最大的社会化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微领地浦江中心社区开业,推出3116套租赁房源,为居住困难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打造温馨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上海正在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今年争取完成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8万套(间),微领地浦江中心社区等一批保租房项目已加快入市步伐。
工厂宿舍“华丽升级”
走进闵行区浦江镇康华路131弄29-30号,6幢小高层建筑,白色外墙加上鹅黄色的点缀,让人眼前一亮。这里就是最新投入运营的微领地浦江中心社区。
“这6幢建筑原来是工厂集体宿舍,不少空间被闲置。”微领地集团首席执行官周君强介绍,随着浦江镇产业升级转型,周边园区企业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租赁房源需求持续飙升。去年,微领地整体收购该项目,在9个月内完成更新改造。
走进租赁社区,推门而入,房间内不仅有大床、书桌、衣柜等家具,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电器一应俱全。最令参观者满意的是,在这15平方米小天地内,配有卫生间、淋浴房等设施。因为曾经是工厂厂房,有些层高较高的房间被打造成loft楼层,一楼是书房、卫生间、淋浴房等空间,书房和衣柜的上方设置了一个温馨的卧室,简约而温馨。
“独门独户,满足了我对‘家’的所有想象。”小金是一名95后,大学毕业后入职上海一家金融企业。为了降低生活开支,她选择和陌生人合租一套两室一厅,后来因和室友生活习惯不一样,她选择了这个新租赁社区。作为第一批签约住客,小金主动向记者介绍社区内的配套设施,她说她最喜欢鹿鸣书店,在里面可以免费阅读最新书籍,还能参加阅读分享交流会。
“这个社区的租房房源和功能配套充分彰显‘小户型、全功能、悦生活’的导向,非常契合青年人时尚、健康和品质生活的需求特点。”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表示,微领地把闲置的工厂职工宿舍,经装修改造转型为面向社会供应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工业锈带”打造成“生活秀带”,让老项目焕发新生机,既减少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为闵行浦江地区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提供了支撑保障。
共享空间“当回岛主”
“你好,这里是回声小岛,欢迎你们回家。”走进公寓楼的共享空间,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回声小岛”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关注。
“社区的住客就是社区的主人!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之地。”工作人员陈小姐说,在这里,可以办一场主题展览,来一局剧本杀,观一场电影……每位住客都可以申请做“岛主”,邀请社区邻居来参与,实现自己的小计划或小心愿。在“岛屿”的一侧,有一个闲置区,是一位“岛主”正在实施的计划:鼓励邻居分享闲置的衣物、鞋包、书籍、生活好物等,增进邻里互动。
除了“回声小岛”,公共空间内还设有共享厨房、餐厅、洗衣房、自习教室、会议室、健身房等,为住客提供便捷的生活学习平台。社区还邀请第三方专业人士前来组织各种休闲、娱乐、运动、社交活动。“在这里,小伙伴非常多,让我找到大学校园生活的欢乐。”来自宁波的胡心宁说,住客可以发起社群活动倡议,邀请志同道合的邻居一起玩耍。
“闵行方案”拓宽房源
新市民、年轻人,是城市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让他们住有所居,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城市未来最有价值的投资。
克而瑞租售测算,当前上海租赁人口达758.10万人,对应365.54万间租赁房需求,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上海集中式公寓供应仅14.9万间。目前,上海正加快筹措,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职住平衡的优质地块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缓解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
临近8号线地铁站的微领地浦江社区便是代表之一。“为了方便租客绿色出行,我们开设了社区巴士,每班间隔五分钟,一站直达8号线地铁站。”周君强介绍,社区还推出人脸识别门禁、智能门锁等24小时安保措施,让租户住得放心。最新数据显示,项目一期1000间房签约率已达97%,二期2000多间房源签约正在进行中;第一批签约的1600多名租户,主要来自浦江镇入驻企业员工,覆盖信息、科技、金融、咨询等行业,85%以上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目前,我们公司有50多名员工已经搬入社区。”上海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戈介绍,公司2000多名员工中超过八成是非沪籍年轻人,租房成为他们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多年考察,他们选择和微领地浦江中心社区签订合作协议。“有了保障性租赁房源,我们招聘海内外优秀人才时会更有吸引力。”
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文表示,微领地青年社区(浦江中心)的转型升级,是闵行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积极探索拓宽租赁房源筹措渠道的成功案例。这也意味着闵行区走出一条人才安居的新路,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贡献“闵行模式”和“闵行方案”。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