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连生
像生瓷是瓷器品种之一,是指模仿花果类或动物形象的瓷器,多为色彩齐全的粉彩瓷。像生瓷之名出自清代朱琰《陶说》,也叫仿生瓷,是模仿禽、兽、虫、鱼、植物等造形的瓷器,也是“唐窑”专为宫廷生产的高级陈设和玩赏品,清代乾隆年间颇为盛行。像生瓷模仿的动植物品种大致包括禽鸟类、海螺类、果品类、草虫类等。除了仿动植物,像生瓷还可以仿青铜器、漆器、木器、石器、织锦等,均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从陶瓷发展史看,仿生瓷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宋人吴自牧《梦梁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曰:“果子局,掌装簇饤盘看果、时新水果……像生花果。”这像生花果指的就是仿生陶瓷。到了明清之际,宜兴像生紫砂器的制作十分成功,并开像生瓷制作之先河。但只有到乾隆时期的唐窑,因景德镇陶工对釉彩配方及烧窑技术的精细掌握,才能做到随心所欲地仿制各种物品,使像生瓷技术得以发扬光大。其实,乾隆时期像生瓷能够发展到顶峰,归结起来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乾隆一朝集三代之大成,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大、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呈全盛之势,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君主制发展得最为完善的时期。二是乾隆对像生瓷的喜爱。首先,乾隆自命“风雅”,崇尚奢华,喜欢书画、诗词和各类工艺品,对瓷器的爱好尤甚。在他的影响下,达官贵人们也对各种精巧的瓷器趋之若鹜。其次,乾隆对烧造瓷器投入了大量财力。据《唐英奏折》中记载,乾隆二年,“烧造钱粮并解瓷各费”“于淮安关盈余项下,每年存留银二万两,为窑工、南匠及传办公事等用。”唐英请求由“淮安关项下每年留存银二万两为景德镇御窑烧造之用”。另外,唐英又奏请:“奴才思江西九江关,盈余内每年动支一万两,如不敷用,再行奏请添支,年满报销”等等。三是有唐英等一批优秀制瓷人才,为了迎合乾隆的喜好,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由唐英等人试制和创新,为特种陶瓷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机会,惟妙惟肖的像生瓷便是在这样一种客观条件下得到发展和兴盛起来的。
我这件像生瓷蚌形笔洗长18厘米,宽13厘米,高4厘米,造形生动逼真,状如一只被劈开的蚌壳,连蚌上的两个连接体上的粗筋也模仿了出来,这两个大小高低不一的突出部分,没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是想象不出来的,工匠制作之细致可见一斑。底款为“乾隆年制”四个楷体字。如果把这件蚌形笔洗倒扣过来,活脱脱就是一只河蚌。其釉色精美,里面是仿宋兔毫滴盏样式,外面是红褐色,包浆厚重自然,十分养眼。轻轻敲击,声音清脆,如金似玉,是一件相当不错的文房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