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空间站畅想 寻找百名“眼中有光”的科创少年 保持好奇  像字母T一样去探索
第4版: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2022-10-31
科学家们在“科学T大会”向青少年分享成功秘诀

保持好奇 像字母T一样去探索

汪品先院士

褚君浩院士

小科学家们在台下聆听 本版摄影 记者 徐程

T大会

昨天,在一个奇妙的舞台上,所有的人眼里都有兴奋的光。望着搭乘“深海勇士”号从南海千米深处采样归来的照片,8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如同孩子闯进了游乐园:“高的深水珊瑚像树一样,矮的半人高,还有的像草……这不就是黑暗世界里面的园林嘛!下个月上海自然博物馆有‘深海园林’展览,欢迎同学们去看!”

摇晃着手中小瓶,随着液体由黄变红又变绿,华东师范大学80后教授姜雪峰告诉台下的年轻人,自己少年时被这个实验点燃了兴趣,然后顺着兴趣走向热爱,从热爱走向钻研,进而扎根化学研究。如今,他被大家称为“S-man”——2018年IUPAC元素周期表青年科学家硫元素代言人。

这次让科学家们忘记年龄的相聚,发生在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现场。与会的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和全国各地优秀科创少年分享成功秘诀。

没有“愚蠢的问题”

“我觉得在座诸位要踊跃提问,在科学当中提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知道没有愚蠢的问题这种说法,每个问题都能够帮助别人,能够启发别人。如果你有特定问题的话,可能没有在场的人,他们也有同样的问题。作为演讲嘉宾,我希望大家能够踊跃提问,谢谢大家!”穿着一双红鞋,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忙不迭地鼓励着年轻人们——这是他最乐意打交道的一群人。他始终觉得自己拿诺奖是件幸运且偶然的事,既然有了这份幸运,就有义务帮助年轻人走好科研这条路。

话音刚落,男生邹一鸣已经举手提了有关“化学动力学数据计算”的问题。这是小邹连续三年参加T大会了。今年,他也从上海市高境一中的一名高中生,成为暨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大一新生。读了大学,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起来,他坦言,他和他的“帕克实验室”伙伴们停更许久的B站原创纪录片“化学视界”也准备制作第二季。

演讲中,汪品先院士直言,当下科技创新的阻力很多时候是年轻人没问题没想法。“许多研究生变成替导师打工,这是搞反了!”他寄语年轻人要有自己的脑子,不要满足于当“乖孩子”。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坦言高考由于作文被判偏题得了低分,即便物理满分最后还是与前两个志愿失之交臂。大学不开设《半导体物理》课程,他就买来书自学,推导物理公式,终于在考研时脱颖而出,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录取。褚君浩说:“不要满足于当知识的装配工,要通过科学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老一辈中国科学家对于科学深沉的热爱和纯粹的好奇心,是当今时代十分缺乏的。”邹一鸣说,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台上的他们一样,把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和想法分享给更多的人。

一定要努力“出错”

在主办方的构想中,T大会的“T”代表着Teenager(少年)、Talent(天赋)、Timeless(永恒)。捧着带他走入科学之门的锥形瓶,姜雪峰则对“T”有着全新的诠释,“T”还蕴含着更多的力量——一横代表广博,要对不同的学科知识有广博的理解和认识;一竖寓意精深,唯有深扎于自己的专业和特长,才不会变成无根之木。

台下,西南模范中学初一女孩吴彦颖有着最真切不过的理解——她正在准备钢琴十级和中国舞十级考试,但这个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编程的姑娘真正的心愿却是当软件工程师。业余时间,她琢磨过老旧小区“飞线充电”监控系统,家里附近“右转车辆通行优化方案”,比家长唠叨更管用的“出门戴口罩提醒”系统……由于各种兴趣爱好排得满满当当,她发明了一款课后互动方案手机软件,“帮我想清楚这件事情对自己帮助大不大,该花多少精力去完成。”在她看来,“T”的一横要延长,就要有办法应对效率的挑战。

有趣的是,和姜雪峰带着锥形瓶上场一样,多名青年科学家们都带了小道具登上舞台。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严骏驰用魔方向年轻人揭秘——如今,无论是药物设计、芯片设计还是学校排课,都涉及在交叉学科中求解组合优化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学科交叉的浪潮中,写就自己的篇章。”严骏驰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务委员、科研管理部部长程睿捧着“墨子号”模型告诉年轻人:“梦想需要仰望星空,行动需要脚踏实地”。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曹克诚带来了积木模型:“我们用里面的电子束来观察原子和分子,不但要观察它,还要用电子束控制和改变它们,我们在中国短短十几年内,已经拥有了200多台这样的设备,成为世界上拥有这样设备最多的国家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院教授董佳家是今年诺奖得主巴里·夏普利斯的弟子,研究的正是“点击化学”。他用女儿的乐高模型阐释“点击化学”的研究方向,并解释了科研的诀窍,“一定要在研究中努力出错,最大的发现就是在出错中发现的。做科研,就不要怕失败,一定要出错!”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