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曾培
在城市居民出行中,有一项难处是残疾人、老年人过天桥,“出了门,上不了路;上了路,爬不上桥”。为解决百姓这一“急难愁盼”问题,上海将道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工作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今年要为38座天桥加装电梯,赢得市民称赞。
道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属于无障碍化改造。人的生活安全方便,要求一个无障碍环境。这不仅要着眼于一般的人,同时要顾及有特殊需要的人。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残疾人,加上6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孕妇等,长期失能或暂时正常活动能力不足的特殊人群达6亿以上。这意味着,中国接近一半的人口有无障碍出行需求,对此岂能有丝毫忽视?
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几乎没有。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我到海外访问,在悉尼等城市,第一次看到专为盲人设置的盲道,专为残疾人修建的无障碍斜坡,以及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厕所,颇为感动。我觉得,这既是现代物质文明的表现,也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让人看到人对人的关怀。80年代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发展,为残疾人服务的无障碍设施在城市大量兴建起来。它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我们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不过,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除了硬件建设要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水平,尚需作很大的努力外,管理服务等软件问题也日益凸现。一些已经建成的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使用起来仍然是障碍重重。一个比较多见的情况是“鸠占鹊巢”。像马路上专为盲人设置的盲道,为车辆、摊铺或其他设施所挤占,造成陷阱多多,不但不能方便盲人行走,反而常常让盲人被撞。其他如居民楼的无障碍斜坡,也往往为自行车和花盆所占领。它表明,基于关怀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是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有赖社会文明来维护与发挥它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设计、建设与管理无障碍设施中,以深沉的爱心处处为残疾人老年人着想,使他们使用起来得以实实在在的“无障碍”,千万不可搞一些“形惠而实不至”的东西,空有“无障碍设施”之名。有人说,所谓残障,并非单纯的身体损伤,也关乎来自社会的障碍。当社会满怀深情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帮助他们解除生活与出行的“障碍”,他们也就不再“残障”了。
有句话说:有爱无碍。只要对残障人士充满爱心,就能让他们的生活不再有“障碍”。爱的力量是能改变和消除“障碍”的。
美国教育家海伦·凯勒,19个月时因为一场大病,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从此生活多有障碍。然而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后来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出版了多部著作,成了励志榜样。这除了由于她惊人的毅力和独特的天赋,也因为她得到了足以融化生活中障碍的爱。比如,安妮·莎莉文老师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帮助她克服各种困难,学会了说话与读书。如果没有安妮老师炽烈的爱,或许这个世界就没有海伦·凯勒了。近日,我重读了她的名作《三天所见》,她说,人们应“让每一种官能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为此,需要用爱来消除社会的种种“障碍”。
我国的张海迪5岁瘫痪,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在社会的热心关怀与帮助之下,既能行医,又能写作,成为大众励志的榜样。对残疾人来说,上天关上了一道门,但也打开了一扇窗。关键是自身要有“开窗”的坚定意志,同时社会要以充分的爱来支持他们消除“开窗”的种种“障碍”。一个有着大爱的社会,就是一个“不沉的湖”,遇到“障碍”的人,不论是病残、老弱,还是穷困、灾难,都会免于沉落、沉困、沉溺、沉没。“有爱无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