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培育新时代尚农乐耕型农业人才
第12/13版:教育专版 2022-11-23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农业学校)坚持为农服务引导学生学农爱农

培育新时代尚农乐耕型农业人才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校门

教师在进行葡萄分子标记辅助遗传育种课题实验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犬听诊实训

杨灵芝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花艺项目获优胜奖

国外专家在现场演示实验动物的固定操作

农经专业学生练习直播带货技能

生命树

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开展植保无人机实训

2021年国家花展作品展览布置

2002年4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上海市农业学校办学基础上建院,办学历史追溯至1947年。是上海唯一一所以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是新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高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上海市文明校园。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弘扬“尚农乐耕生生不息”的校训和校园文化精神,秉承“为农服务特色立校”的办学宗旨,以建成全国一流农林高职院校作为总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上海“三农”领域培养了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

服务乡村振兴完善专业布局

学院坚持服务乡村振兴,全方位深化产教融合。以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近五年开设10余个现代学徒制班。在全国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市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植物工厂等基础上,成立智慧农业产业学院,推动解决涉农企业技术问题上百项;近五年来,社会培训累计2万人次,支援新疆莎车县职业技术学校升级为高级技工学校,培训青海果洛地区农牧系统干部等,社会服务不断拓展。

学院对接“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加快推进专业集群发展与转型升级。聚焦上海国际大都市现代农业、动物健康产业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率先发展都市现代园艺专业群、都市动物医学专业群、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群、可控农业专业群,并推动建设生态文旅专业群,以集群化布局和发展提升专业整体实力;建立对接产业、动态调整的专业群发展机制,持续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激发专业(群)建设活力;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通过以上布局调整,形成了国际大都市背景下的农林院校办学特色。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培养模式

学院大力推动富有特色的新型现代学徒制。都市现代园艺专业群结合都市园艺三产融合发展新业态,试点开设“三产复合型”现代学徒制。都市动物医学专业群在“顽皮宠物班”现代学徒制试点基础上,构建宠物诊疗现代学徒制长效机制,建立初、中、高三级培养体系,继续组建立足培养一流助理兽医师的现代学徒制班。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群则对接浦东张江、临港、“G60”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校企园协同创新“园区型”“1对N”等新型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一流生物医药与健康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积极推进专业(群)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将企业工作岗位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职业技能竞赛及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实现各个要素之间互融互促。近年来,学院立足打造未来宠物兽医师、花艺师等技术技能“卓越”人才,优先在一流专业试点实施“卓越班”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为“卓越班”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群)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培训、挂职服务、现场技术指导、项目合作实施等多种服务形式,面向上海“三农”开展技术服务,重点打造宠物医疗、农产品安全、农机服务、植保无人机服务等“拳头”技术服务品牌。依托农作物植保员、食用菌生产工等职业技能考核站点,做好职业工种社会培训与鉴定。深化对口支援建设,持续做好援助新疆莎车高级技工学校建设。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对接“G60”科创走廊,服务上海“五个新城”建设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弘扬尚农乐耕传承农耕文化

学院弘扬“尚农乐耕 生生不息”的校园文化精神,承续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建设了风格统一的“百农图”“生命树”“亲水平台”“井田制”造型广场等农业文化景观,悬挂二十四节气、农业谚语等系列传统文化道旗,构成了农耕文化浓郁的校园环境;建设校史馆创新农耕文化传承载体,讲好上农人矢志不渝为农服务的故事;将农耕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不断提升农耕文化内涵与品位,形成了“上农之春”文化科技节的品牌项目,以原创农业剧为代表走出校园,走向长三角,扩大了校园文化影响力。

学院每年开展校训精神分享、校歌传唱、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实施专业文化培育行动,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以及上海高职院校文化素养教育教学基地,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学农与创新创业教育等载体有机融合,结合农业生产规律,发挥农耕文化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立志毕业务农。开展志愿者文化专项行动,积极倡导大学生发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服务好进博会、花博会等大型会展,体现上农学子精神风貌。

学院注重开展校园文化艺术传播行动。开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廉洁文化教育,讲好校史、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故事。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艺术类社团,提升校园文化艺术气息和品位。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校园建设成果,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十四五”期间,力争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50强,积极争创全国文明校园。

围绕三产融合的都市现代农业

组建四大上海市高水平专业群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专业内涵建设。目前,开设高职专业25个,中高职贯通专业7个、五年一贯制专业3个、高本贯通专业2个,着力打造都市现代园艺、都市动物医学、生物医药与健康、可控农业4大上海市高水平专业群。

都市现代园艺专业群

聚焦都市农业三产融合新业态,助力美丽生态、乡村振兴战略。都市现代园艺专业群由贯穿园艺全产业链的四个专业组成,以园艺技术专业为引领,以农业生物技术、园林技术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支撑,多模式培养满足上海都市现代园艺产业和国际大都市园艺生活服务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群师资队伍雄厚,拥有现代都市园艺教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教学名师2名,上海市“四有”好教师2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上海市教学能手、上海市园丁奖2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主持承担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近5年累计3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和市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

专业群建有园艺技术市级示范性资源库、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14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十三五期间,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10部,《植物基础》教材获评首届上海市精品教材。此外,建有草莓半封闭植物工厂、特色水果栽培温室、一流花艺实训中心等20余个实训场,与30余家龙头企业建有校外实践基地。承办两届全国插花花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申报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上海选手培养基地,培养4名学生入选世赛花艺、园艺项目国家队,近五年学生在国家级和市级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中获奖百余次,“花艺少女”杨灵芝获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花艺项目优胜奖,实现学校在世界竞技赛场上历史性突破。

专业群立足上海都市现代园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力争在专业结构、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力争成为服务上海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的先行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的开拓者,推动区域应用科学技术升级的贡献者。

都市动物医学专业群

作为上海唯一培养都市动物产业人才的专业群,以动物医学专业为核心,以宠物养护与驯导和宠物医疗技术2个专业为支撑,为都市动物生产、兽医公共卫生和防疫和动物医疗3个领域,培养具有国际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专业群遵循“标准导向、能力本位、全人化”的教育理念,连续获得国家、上海市9个专业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起到引领与示范效应。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水平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标准》,破解了人才培养规格不能满足行业需求的难题。开发的5个上海动物诊疗行业技术标准,填补了全国都市动物诊疗行业空白。获高职院校一流专业教学比武二等奖2项、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授予上海市“教育先锋号”称号;上海市级教学团队3支;建设市级精品课程4门;出版专业特色教材18部;发表教研科论文近40篇。作为中国畜牧业职教集团宠物专业委员主任单位,承办4届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学生在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49项108人次。《“双标”联动 服务宠物产业 构建现代都市动物医学专业高质量发展模式》荣获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专业群立足上海都市动物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上海服务”品牌,服务产业链转型升级,力争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师资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品牌专业群。

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群

围绕上海生物医药先导产业的战略布局,以药品生物技术、生物产品检验检疫、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和环境工程技术4个专业,组建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群,对接生物药品研发、绿色制造、质量控制与管理、健康服务产业链。

专业群拥有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上海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上海市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其中,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上海高职院校一流专业、骨干专业、特色校重点建设专业和085工程重点专业。现有1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上海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资源库课程、6门上海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教材13部(国家规划教材2部);1个上海市级示范教学资源库、1个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主持开发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1个;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等市级及以上奖项8项;获教学成果5项、国家专利10余项,获批2个1+X试点,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18项;形成了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中高贯通、高本贯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群精准对接上海“浦东张江”“临港”和“G60”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打造示范引领的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可控农业专业群

可控农业以“设施农业装备+数字技术”为支撑,让设施适配作物、让数字赋能设施,以实现农业生产可控。专业群以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为核心,构建可控农业实施场景,以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技术3个专业提供数字技术支撑,群内专业基础相同,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优势特色明显。

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建成全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上海科技兴农项目创新基地,积极建设“育产赛服”一体化ACA科教园。专业群拥有全国职业院校物联网特色专业、上海市级一流专业、上海市级特色专业,建有上海市级教学团队2支、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出版特色教材19部,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持制订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2个,主持科技兴农等上海市级课题10余项、专利10项、软著3项。教师获上海市青教赛一等奖等市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奖10余项,学生获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奖50余项。

专业群精准对接上海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建成行企校协同、产教研融合、办学条件优越、服务作用突出、国内领先的专业群,培养国内一流的可控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注重立德树人 培育“四有”技能人才

近年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农业学校)将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坚持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合作教育三者相互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德技并修。学院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下大力气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紧密服务上海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培育有初心、有农心、有匠心、有匠才的“四有”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根基。学院党委书记为新生作入党启蒙教育,党政班子深入支部、走进课堂和宿舍,定期作辅导报告,深入基层调研师生,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事情。

学院特别注重选优建强专职思政工作队伍。针对辅导员、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力军”的思政工作队伍,学院不断完善选拔、培养、考核与激励机制。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拓宽辅导员发展路径。3名教师分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和提名。强化“党建+”引领,成立了6个党章学习小组、建立1个党群服务中心、7个红色加油站,形成了12个“一支部一品牌”,获得了两个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项目和一个上海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项目。

学院积极加强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强化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课程思政案例470个,制作课程思政微课16个。《实验动物》课程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学院主编的中国系列思政课程《大国三农》,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并且向全国涉农高职院校推广。

此外,学院还重视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活动。在各种纪念日、开学季、毕业季大力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仪式感召,打造成上农学子专属的“最美思政课”,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奋进力量。

专心求学展现竞技风采

载誉回归服务农业农民

作为上海唯一一所农字头高职院校,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传承农耕文化,深耕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努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专注创新等农业职业素养,体现为“下得去、留得住、能发展”。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在农业大类相关领域实现人生出彩的梦想。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花艺项目优胜奖 杨灵芝

在今年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花艺项目中,来自中国的95后选手杨灵芝获得了该项目优胜奖,在自己的花样年华收获了花样成绩。一连四天的比赛,上百种花材,8个作品,从切花装饰到植物设计,再到大型落地作品,马拉松一般的赛程,不仅考验选手花艺制作的熟练度,更考察他们的创新和应变能力。

杨灵芝回忆起踏进赛场时的情形,她说:“当时给了主题是田野,并且给的容器是比较欧式的一个果盘,跟我平常训练时候所用的容器就有区别了,它的盘子是一个很扁的盘,不太能够很好地固定,其实我心里还是挺慌的。这意味着之前所有的训练方案都被推翻。陪同的专家组老师们,也开始迅速寻找解决方案。当天晚上,大家到商场里买了个类似的盘子反复练习。由于盘子的面积较大,花材没有支撑点,稳定性较差,团队伙伴便又讨论了很多种支撑的方法,通过反复实践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并最终拿到了这个项目的优胜奖。”

杨灵芝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把植物最有灵性的一面展示出来,并将花艺这门技术传递给更多热爱它的人。她说:“在学习花艺之前,我认为的花艺可能就是像花店里面那种插插花泥、打打花束那样的工作,但是学习之后,我发现它并不是这样的,它可能会用到一些电钻、锯子,包括劈竹子的大砍刀,算是一个体力活,对于女孩子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我觉得做一名花艺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是通过我的双手和花把美好的事物以及幸福传递给别人。”

风景园林技术系2021届中高贯通班 张漭蟒

在2021年毕业之际,张漭蟒说:“因为喜欢选择了园林技术专业,在认真参加园艺项目比赛的过程中,通过学校、系部老师的关心指导,同学间的鼓励协作,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认真完成了课程学习,获得上海市奖学金。在校五年,我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现在参加工作了,我将把大学期间的积累应用到教学实践,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跟随学院发展的脚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漭蟒品学兼优、技能突出,参加2021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艺项目获得一等奖,实现了上海队在国赛奖项等级的新突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荣获优胜奖,使上海队首次进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2019年获“一带一路”造园技能国际邀请赛“国手杯”造园施工大赛综合表现金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获银奖等。

动物科学技术系动医193班 邵家玄

毕业后,他选择了安萌得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走入了大小鼠的模型世界。现在他已经可以独立地完成EAE、乳腺癌,胰腺癌等小鼠疾病模型的构建。

他说:“我很幸运,在校园里遇到了温和友善的辅导员,一直在为同学们的工作奔波操劳,为大家能顺利毕业默默付出;感谢滑志民老师在我工作迷茫困惑之际对我答疑解惑;感谢王金福老师对于我的毕业设计给予帮助和指导。在公司里,我遇到了认真负责的带教老师,教会了我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

生物医药与健康系2014届环境班 涂晨阳

现任园庄(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我创业的种子在校园就开始萌芽了,在大学三年级与同学开办三维视觉摄影机构,店铺经营有声有色。我来自农村有一个‘走出家乡、回到家乡、改变家乡’的梦想,毕业后,我觉得小店实现不了梦想,就选择放弃店铺经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支持以及学院扶持下,2016年5月,他正式成立园庄(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半成品净菜开发,保鲜技术研发与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研究,帮助人们从繁重的厨房劳作中解放双手,让更多青年人回归厨房。从开办初期一家40平方的店铺,到2017年10月第7家连锁店铺,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该项目先后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松江区人民政府、交通银行等政策或资金支持。

经济管理系农经18 1班 朱乐笛

他在青浦区重固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实习。从小出生在郊区的农村,让他对这份实习有不一样的感触。通过以乡镇农村基层为代表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秉持人民至上的脱贫惠民举措,让他真实了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切身感受到基层工作者“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家国情怀,以及群众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显著提升。

通过在校学习《大国三农》的课程,让他对三农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他表示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真正成长为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智慧农业工程系物联网191班 葛泽海

“感谢学院对我在专业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已在本科学校就读的葛泽海如是说,“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是成才与就业途中最为可靠的依靠。非常感谢系里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既锻炼了我在物联网专业的相关技能,又磨练出了我坚韧刻苦认真的品质。”

在校三年,他遇到了善解人意,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全身心投入的辅导员李苏琳老师;受到耿铭慈老师钻研专业精神的影响,使得他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积极参加竞赛,斩获物联网技术相关竞赛的多个奖项。他由衷感谢学校,搭建了展现风采磨练意志的平台,让他飞得更高。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