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刚过,崇明岛上的光明农业发展集团崇明基地一片恬静。田间地头,今年的冬小麦赶在11月中旬前已全部播种完毕。一棵棵翠绿的麦苗破土而出,展现出勃勃生机。别看地里见不到人影,田间管理却不松懈,一台无人机低空飞过,就把农情数据传回后台。办公室里,年轻的农技人员成为“指挥员”,在线分析农情、调度农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何建设农业强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光明农业发展集团的发展蓝图中,数字化应用遍地开花,无人智慧农场描绘出一幅现代农业新场景。
办公室里遥控种田
上午9时不到,光明农发集团长江农业副总经理张强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最新的农情数据。与此同时,几架极飞无人机正“嗡嗡”鸣响,按照既定的路线,飞翔在农场的田垄之上。
“冬小麦播种之后,近期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田间管理,掌握麦苗的长势,及时调整种植技术。”这些工作由谁来做?除了农技人员,还有火眼金睛的“无人机”作为帮手,让田间管理变得更便捷、更智慧。
“以一条1公里长的条田为例,无人机飞一次只要3分钟,就能知道麦苗长得有多高,密度如何,土地是否平整,杂草和害虫出现在哪里,甚至还能识别出杂草的种类。而同样的工作如果交给人力来做,边走边看差不多要花一小时。”
张强告诉记者,无人机巡田能够建立起作物生命周期情报站,采用“空天地”一体化大田监测技术,即利用高分遥感技术、农业物联网检测、低空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对作物生长进行实时的全维度全周期监控,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巡田效率可以提高20倍。
“2010年,我从扬州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长江农业,当时还跟着老师傅天天在田里跑,背着农药箱下地,但现在的工作场景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他说,如今无论是病虫害调查,还是作物长势,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掌握,坐在办公室里的技术团队分析数据、集中决策,再决定是否要给麦苗施肥或打药,而具体执行就能交给无人机。
只要对施肥、施药的区域规划好航线,并进行起飞设置后,无人机就会按照既定路线自动飞行作业。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能在后台实时监测飞行轨迹、速度和喷洒量等,实现植保、施肥的时间、匀度和轨迹的精准化,提高粮食全生育期病虫草害的防治效率和质量,降低农机作业对作物的碾压,根据测算,土地利用率可提高5%,亩产增加50斤。
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作为上海的“农业航母”,光明农发集团不仅是保障粮食供应的“压舱石”,也是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的主力军。
近年来,围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田、农时、农机、农艺、农管、农资和农事七个关键因素,光明农发集团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农情全方位监测、农机自动驾驶及智能调度、智能灌溉、智能设备自主作业等关键场景的无人化、智能化管理。
光明农发集团信息中心总经理骆静表示:“从推进粮食种植在耕、种、管、收的各环节向减人化模式迈进,到构建起全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农业生产场景,光明正在塑造数字农业生产技术新体系,形成智慧农场标准和模式,现已建成一套易操作、高效率、可复制推广的无人农场‘光明’模式。”
“不仅是田间管理,在农忙季节,智能灌溉、无人农机等技术都已在无人农场应用。”他说,通过北斗高精度定向定位天线和差分技术,后台能够监测到无人农机的实时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再结合控制算法模型,实现农机的自动驾驶,从机库到田间,实现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大家对种田的传统看法,但在无人农场里,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少了,‘汗水农业’变成了‘智慧农业’。”骆静告诉记者,目前这套数字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场景已在集团域外农场试点2万亩,实践证明可节约劳动力80%、节水节电20%、减少化肥使用10%,实现粮食增产5%的目标。接下来将在崇明继续试点推广,力求建成一个全国领先的万亩无人农场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