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健康云配药更便捷 门急诊设置再细化 出现这5个信号,就该去医院了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12-12

门急诊设置再细化

■扩容发热门诊,扩充床位数量

■储备医疗应急救援队,随时支援

■增设急诊缓冲区,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

■开通互联网医院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发热门诊)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新十条”后,上海稳中求进、落实落细,要求医疗机构划分核酸阴性、阳性诊疗区域,分别接诊相应的患者。昨天,记者从上海各医院了解到,发热门诊、门急诊迅速响应,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扩充床位数量,同时强化互联网医院服务,确保市民的就医问诊需求。

据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负责人樊翊凌介绍,在发热门诊内,医护人员将根据就诊患者情况,按照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同时对诊区做了相应的扩容和应急部署。

“针对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以东院区为例,我们将原有的2个诊区扩充至4个诊区,共计8个诊位,同时简化就诊流程,通过协定处方和规范化病历记录等方式,缩短发热患者等候时间。”樊翊凌透露,仁济医院南院区和西院区同样实施了床位扩容和增设发热门诊举措。

针对重型和危重患者,仁济医院东院区和南院区调整了感染病房床位,增设床位数超过50%。随着疫情和防疫政策调整,还将进一步征用病区以及住院楼层,扩容增量。为保障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仁济医院严格遵照市里统一部署,完成ICU床位资源储备,并准备好了充足的呼吸机、防护物资、抢救药物等(以28天的用量为储备基准)。此外,选拔了一支由36名中青年临床骨干组成的院内应急医疗队,储备了一支200人左右的外勤或跨院区医疗应急支援队。

对于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门急诊区域,仁济医院将门诊二楼500平方米区域划分为阳性诊区,该区域有相对独立的卫生设施、通道和取药窗口,可大幅减少阳性患者和其他患者的接触概率。

此外,在仁济医院东院区和南院区内,急诊24小时开放,就诊患者需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没有相关证明的就诊者需当场完成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后方可就诊。救护车来院无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的就诊患者,完成抗原检测后可进入缓冲区就诊,待核酸快速检测阴性报告后,进入抢救大厅就诊。据了解,仁济医院现在正积极改造第二急诊区,预计12月17日左右完工,可供数十名患者同时诊治。

华山医院的门诊入口处已经调整为两种通道,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的患者可扫码通过闸机进入门诊大厅,不满足条件的患者走一旁的绿色通道,接受现场抗原检测,凭阴性检测结果换领证明后方可进入门诊大厅。门诊大厅外,医院设置了用板房搭建的缓冲诊疗区,用于接收核酸或者抗原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医院介绍,医护人员将在科学防护的前提下到缓冲诊疗区域为相关患者提供诊疗以及配药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同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后续,医院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门急诊的接诊诊室和医疗力量,提升接诊效率。

华山医院方面建议门诊患者分院区、分时段查询出诊情况并预约,按照预约时段就诊;慢性病、常见病的患者人群尽量使用互联网平台完成配药,以避免门诊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

而在瑞金医院,急诊大楼外设置了板房搭建的急诊缓冲区,按照分级救治标准进行评估。除急诊分流之外,医院在门诊、住院大楼也都完成了相关分区设置。门诊患者到院后如无48小时内报告,将在入口进行抗原检测;对于肿瘤、血透等特殊患者人群,诊间设置缓冲区,通过物理隔断保证感染和未感染患者的正常治疗。在住院大楼,各病区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隔离病房。

上海市同济医院门急诊今天起分别设置核酸阳性诊区和阴性诊区,同时扩容原有发热门诊,增加“发热门诊二区”。此外,该院内科大部分医生已经做好了支援发热门诊和阳性诊疗区域的准备,医院还另外储备了100余人的应急队伍,随时支援住院病区。

针对孕妇特殊群体,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也留出专用通道,一旦有孕妇查出核酸阳性,将被引导至隔离区域进一步治疗。

针对部分不方便来院就诊的发热患者,本市医院已陆续开通互联网医院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发热门诊)。市民可通过各大医院公众号查看相关信息和就诊指南。仁济医院智慧医疗发展处处长王春鸣介绍,该互联网门诊主要适合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无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稳定,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且年龄低于80岁的患者在线就诊。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的医生会视病情需要开具药品,并通过第三方平台送药到家。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