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儿子推着妈妈来打针 固定点+小分队  为老人接种疫苗 上海农商银行坚持“人民金融” 践行“消保为民”
第5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2-12-12

儿子推着妈妈来打针

本报记者直击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疫苗接种

这个周末,上海各区加班加点增设多个家门口的临时疫苗接种专场,尤其服务好家有“老宝贝”的家庭,为他们穿好疫苗这件“无形的防护服”。

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长宁路515号,这里一楼是江苏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楼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两位社区医生正在二楼为老人接种。

沈阿婆的女儿朱女士专程赶来,在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

79岁的沈阿婆刚刚住进养老院,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此前就一直没有接种。“前几天妈妈主动打电话给我要求打疫苗,说这样对大家都负责。”朱女士说,养老院告诉她,老人打疫苗会先评估,如果评估合格,基础疾病在稳定期,就可以打。她看周围亲戚邻居都打了,网上也有很多宣传,也就打消了顾虑。

接种完二楼的四位老人后,两位社区医生又来到一楼,为赶来打疫苗的社区老人服务。家住愚园路的邹先生和杜阿姨老两口,昨天收到了居委会的又一次通知。“打疫苗是保护自己,做好预防,提高免疫力,对自己有好处,下一步要靠自己了!”79岁的邹先生这次来打第二针。老伴杜阿姨77岁,打第一针。

家住附近海信花苑的89岁的张阿婆坐着轮椅,由儿子丁先生推了过来。张阿婆有高血压,心脏还装了支架,之前一直没打。因为防控政策在调整,三兄弟都专门开会讨论,也征求了张阿婆本人的意见。随后,两位社区医生和居委干部还上门为海信花苑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接种。

据悉,长宁区10个街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至少开设三个半天的新冠疫苗接种门诊。除了天山中医医院外,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快都可以按需提供吸入式疫苗的接种。另外,除了养老院和社区老人外,区教育局正在牵头摸底,加快推进青少年的疫苗接种工作。

本报记者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