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智利车厘子 享通关便利 水管水表扛住了“霸王级寒潮” 带你赴一场“山海奇豫记” 结冰了! “冻人”一线  他们为申城添暖
第4/5版:上海新闻 2022-12-18

结冰了! “冻人”一线 他们为申城添暖

申城气温骤降,一个快递员用塑料袋作为手套御寒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今晨7时许,在市中心复兴公园的一处流水假山景点,一夜的滴水结成了一串串冰挂,晨练的市民“随手拍”难得的冬景 杨建正 摄

新世界城垃圾处理站出入口,工作人员铺上麻袋,防止路面冰冻后车辆和过路行人打滑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今晨,室外温度降至零下,浦东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世纪大道女警中队民警黄琳璐在路中指挥交通 本报记者 张龙 通讯员 王磊 摄

金山区朱泾镇,上海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苗保温 本报记者 陶磊 通讯员 徐欢 摄

连日来,大举南下的寒潮席卷申城,对民生保障、城市运转与农业生产等领域构成严重挑战。冷空气全面压制下,今天早晨中心城区最低气温-4℃,有冰冻;郊区-6℃至-4℃,有冰冻或严重冰冻。明天早晨依然天寒地冻,中心城区最低气温-2℃,郊区气温会出现本次寒潮过程最低值。寒潮这次是“冻”了真格,不过还好,有人做足了提前备案,有人在岗位上严阵以待,更有人冲锋在“冻人”一线,自己挨冻,为百姓添暖。

浦东 全力保障供排水

浦东新区供排水中心携手供排水行业企业,全力“备战”,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天气,保障城市正常平稳运行。中心持续充实抢修力量,组建完成应急抢险队伍。加强供排水联动和泵站运行调度,密切关注防汛泵站运行水位,加快处置自来水爆管等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道路积水。

在浦东主要街区,设施设备巡检正有序推进。工作人员深入排查设备、管线,强化管网、桥管、阀门、水表等设施设备的巡查和维护,检查裸露管道及相关仪器仪表等易受冻部位的包扎情况。对部分易冻害区域安装水表保温套,排除潜在隐患,全力降低寒潮风险。同时,集中疏通餐饮集中区域污水管网,防止因气温降低,污水管内油污结块导致排水不畅。

此外,浦东供排水行业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告知书等形式,持续向公众传达防冻保暖常识。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静安 包干分块消隐患

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迅速行动,部署安排应急响应举措,保障辖区内商户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街道城管中队采用“包干分块式”方式实时更新店铺底数,组建后勤保障工作小组,做到目标明确、人员明确、责任明确,不断提升中队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气象信息及时调整现有勤务模式,加强值班值守工作,重点对辖区内背街小巷、高架桥洞内滞留的流浪人员进行仔细排查,安排有需要的露宿人员避寒。

街道城管中队充分利用商户微信群,广泛普及防灾避灾常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临时,及时提醒沿街商户和相关人员注意店招店牌、户外广告设施安全,加强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本报通讯员 王文瑛 记者 江跃中

普陀 防寒接种两不误

在不影响疫苗接种进度的同时,普陀区长寿路街道为辖区阿姨爷叔们开启抗冷暖心措施,确保防寒、接种两不误。

“这里面真暖和呀,我还担心一撸袖子冷得慌呢。”老人们一走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股暖流就扑面而来。为了能让老人们不受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早早就打开了空调,还增设了一台室内取暖器。

“天气降温了,阿公要多穿一些,来把暖宝宝贴上一些吧,更暖和。”“阿婆,来喝一些热水吧,天气太冷了,拿着也能暖暖手。”浜北居民区为老人们搭建起帐篷或联系了第三方场地,为老人搭建保暖留观区,同时,还为老人们准备了暖宝宝和热水,协助取暖。同时,街道安排的短驳车在出发去接老人前,会提前打开车内空调,让老人体会“上车也暖,下车也暖”。

本报记者 江跃中

崇明 为羊宝宝暖产房

崇明区18—19日早间最低气温达到-6℃左右,有严重冰冻。今天平均气温预计接近-3℃,或将接近30年以来12月中旬同期的最低纪录。

崇明各农场针对寒潮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万禾农业提前给羊舍产房加温,堵住漏风口,并派人连夜值班看护,确保寒潮中诞生的羊宝宝平安。

崇明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的恒温大棚内,锅炉和水循环系统将温度锁定在最适宜植物生长的26℃。温室外,400亩果蔬大部分也被薄膜大棚覆盖,已经做到了提前关棚、施肥、浇水。而种植在室外的梨树提前在根部覆盖上了秸秆,如同“穿上秋裤”避免树根被冻伤。

崇明区已要求各农业单位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露地蔬菜和果树防冻除雪准备,指导农民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湿,预防并减轻灾害影响。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金山 大棚蔬菜也“添衣”

金山区朱泾镇各村农户纷纷为大棚蔬菜“添衣”保暖,防范低温冻害。多路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及时抢收可上市蔬菜,详细向种植户讲解应对寒潮天气的相关措施,确保冬季蔬菜稳产保供。

在慧农村的金山最大育苗基地,上海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涛的电话响个不停,“大热天和大冷天基地里的苗就会更紧俏些,一些合作社由于没有恒温设备,种子播种后,出苗率很难保证”。为了确保加温系统正常运行,基地启用二道棚膜,同时,通过锅炉加温系统,经风管输送暖气,来保证植物的生长。相比绿叶菜苗,茄果类苗种没那么耐寒,工作人员已经在育苗大棚内安装了LED植物补光灯,每日按植物作息进行补光。

本报记者 屠瑜 通讯员 殷洁如

青浦“气象先知”显身手

通过对气象数据的科学分析,预判灾害天气发生时间。同时,预警机制联动职能单位,提前启动应急处置措施。青浦区通过开展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建设,推动气象数据与城市综合治理大数据共融互通,点亮防灾减灾前沿的“预警灯塔”。

“气象先知”系统通过整合雷达和地面观测站,畅通数据交互渠道,形成资源丰富、信息精准的海量“数据池”,随后,将经过梳理汇总的数据信息建立成面向城市管理各系统的“气象智能插件”,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的气象城市“生命体征”和风险预警信息。

此外,气象部门通过与应急联动中心的跨部门数据共享,实时获取气象类的市民110报警结构化数据,并引入灾情分析研判的业务流程中。

本报通讯员 张强 记者 杨欢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