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新农村之养鱼场(油彩) 壬寅读札(六首) 家门前的老古玩店 暖暖的相拥 回到苏州河 包大厨
第6版:夜光杯 2022-12-30

包大厨

陆正伟

我记得,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近时,巴老的病房便提前“闹春”了,读者、友人送来的水仙、蝴蝶兰、蜡梅等香气四溢,大红的“福”字和张挂于墙的彩带五色斑斓。除夕夜,儿女们围在巴老身边品尝着“梅龙镇”做的“年夜饭”,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1994年秋,巴老由于负重看稿,引发“胸椎”骨折住进华东医院。因治疗所需,病人的饭菜都做得缺油少盐,淡而无味。巴老家人只能自带“炸酱”以佐饭。一次,老友辛笛来探望。巴老笑着问他:“现在还下馆子吗?”辛笛说:腿脚不便,上不了馆子啰,连家附近的“梅龙镇”都去不了了。听了他俩对话,觉得不能前去堂吃是憾事,但可以自带家什把烹饪的菜肴买回来呀。当时,饭店食客盈门,店堂间里“翻台面”都来不及,不用说“外卖”这样的小生意。酝酿此事时,我觉得让“梅龙镇”做较适宜。我听时任经理包国京大厨介绍过“梅龙镇”有个与文人墨客交友的传统。早在1930年代就成了夏衍、于伶等领导的文艺界地下组织联络点。赵丹、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等电影明星和越剧界名伶常在此设雅集,连弄堂口牌坊上的“店招”也是艺术家刘海粟在83岁时书写的呢。

我把这事与包大厨一说。他不仅答应还当场草拟了菜谱。我见上面都是适合老人口味的菜肴。尽管每周只做一次,可他为巴老的饭菜没少和我联系。得知巴老患“老慢支”,他便用白萝卜、五花肉等食材,再加花椒烧了一个有清火、止咳的“食疗汤”。后又听说巴老胃口不好,就改成开胃的“酸辣汤”。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是重头戏,包大厨上灶做了干烧明虾、回锅肉、鱼香茄子、干烧鳜鱼、干烧刀豆、糟溜鱼片、夹饼等家常菜肴,用他的话是只图巴老吃得满意,他就安心了。巴老很尊重他人劳动。没吃完的菜,他让护理员热一下再吃。我几次征求他意见,听到的都是:“味道不错”。

1993年秋,巴老下榻杭州创作之家,厨房小张师傅为让巴老恢复体力,常在伙食上翻些花样。有一次,他做了几样时兴的杭州菜,上桌后,我见巴老刚拿箸,随即放下了。大家看了纳闷。原来,他想面谢小张。在后厨忙碌的小张师傅赶紧走来,巴老对他说:谢谢你,辛苦了。没等小张把手在围裙上揩干,巴老缓缓地已向他伸出了手。

有次,我在“梅龙镇”刚结完账,转身离开时,包大厨开口对我说想看望老人家。我与巴老一说,他马上说道,好,好嘛。接着他要我用车把他接来。1998年5月1日下午,我俩来到病房后,包大厨捧着鲜花向坐在轮椅上的巴老说:祝巴老健康长寿。我在一边介绍道,他就是“梅龙镇”的厨师包国京。巴老听后说:“你店是‘川扬帮’合我味。由于有病,现在不能吃辣的了,麻烦你们了。你很忙,还来看我,谢谢你”。我猜想巴老见他穿着一身工作服才说这话的,包大厨确实很忙,忙中还遇上喜事呢。

这天上午,包大厨刚获得市劳动模范称号,转身换上工作服,戴上大厨帽指挥他的徒弟在厨房里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直到见我站在他面前,才心急火燎连脸都没来得及洗拽着我就走……

此时,我见包大厨坐在巴老身边有些拘谨。立即没话找话说:“你来看巴老也不换件衣服”。他腼腆而不失幽默地说:“劳动节,就是要劳动嘛”,此话把巴老也说乐了。这时,不知是谁提议道:“梅龙镇”中有龙,巴老也属龙。巧了,你们两个小字辈同属龙,真是“群龙相聚”。话音未落,我耳边只听“咔嚓”一声。快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定格在胶片上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