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上海市崇明区种畜场前需消毒后穿上全套防护服,防止将非洲猪瘟等病毒传染给猪
崇明本土黑毛猪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孙中钦
俯瞰猪保种场
扫一扫看沙乌头猪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上海已经很难看到“大白”了。但崇明岛上的一个养殖场,依然需要穿上防护服,经过反复消毒检测后才被允许进入。如此高的防疫标准,是为了保护一种珍贵的上海本土物种——沙乌头猪,又称崇明黑毛猪。历经千年时光,它一路陪伴崇明先民走到今天,一度濒临灭绝,又在近几年种群复苏。
日前,记者探访了上海最大本土猪养殖场,今年将有5000头沙乌头猪从这里走向市场,这一数字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
随处可见→濒临灭绝 救救这个“土著”
在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凡中坤的带领下,记者经消毒检测后穿上全套防护服,进入了这一国家级沙乌头猪保种场,上海崇明区种畜场。如此严防死守也是为了防御病毒,只不过目标是非洲猪瘟,这种病毒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却能给猪群带来灭顶之灾。
看到有人前来,小猪们以为是饲养员喂食,呼啦一下涌到围栏前。和常见的大白猪相比,它们的体形稍小,皮肤褶皱较多,浑身长满黑毛。虽然看上去有些凶猛,但其实它们非常胆小温顺,由于大耳朵几乎将双眼遮挡看不见东西,稍微大点的动静就能把它们吓得四散奔逃。“这种现在已经不太常见的黑毛猪,其实是上海真正的‘土著猪’之一。”凡中坤告诉记者,沙乌头猪和崇明先民结缘,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
沙乌头猪,是太湖流域猪的一种分支,经过代代自然繁育形成的良种。据说在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崇明岛先民就开始饲养这种肉猪。沙乌头猪属于江海型猪种,以产崽数多、繁殖力高而著称,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力高等特点,其肉质鲜美、肉色鲜红、嫩而多汁。尽管优点众多,它还是在与外来物种杜长大等白猪的竞争中落败。
“沙乌头猪成熟周期是8个月,而大白猪是6个月,而且要比土猪重1/3,瘦肉率还更高。”凡中坤告诉记者,洋种猪虽然在味道上稍逊一筹,但在饲养的性价比上优势明显,因此迅速取代了本土猪种的地位。
据统计,1979年,崇明全县沙乌头猪养殖数量超过70万头;1986年,其数量已不足2万头;到2005年,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曾经随处可见的黑毛土猪,在崇明民间已近乎销声匿迹,种畜场存栏仅70头母猪和13头公猪。据一位保种场老职工回忆,崇明纯种沙乌头猪最少时只剩下50头,也正是这些星星之火,成为了如今沙乌头猪种群复苏的希望。
千年良种→基因改良 培育“天选之猪”
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崇明县/区种畜场。自1968年建立以来,种畜场始终致力于沙乌头猪的保种育种工作,搜集来沙乌头原种猪的全部8个血统,一直保种繁育至今。为了更好地做好沙乌头猪的保种工作,畜牧专家为每头沙乌头猪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一头种母猪的登记本上,通常记载着它的所属系谱、出生年月,以及产子哺育等信息,其三代系谱、每胎哺育的数据,都有详细记录。依靠众多工作者的接续努力,这8个“家族”历经30多年依旧“猪丁兴旺”,并依靠精子冷冻贮存等技术积攒了厚重的“基因资产”。
沙乌头猪种群的转机,是市场对于“老味道”追求的回归,人们愿意花更高的价格购买“更有肉香味”的土猪肉,本土黑猪的劣势因而被部分抵消,相关养殖产业也逐渐回温。当下上海四大本土猪的种群复苏正在启动,而沙乌头猪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从2020年启动商品化促进保种方案后,目前种畜场内养殖的沙乌头商品猪数量已经上升到3000多头。
但相比大白猪,沙乌头猪的价格还是较高,要提升它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进行物种改良方面的研究。在猪舍,记者看到一些通体白色但隐约有些黑斑的小猪出现在猪群中,它们正是第一代沙乌头猪杂交实验的成果。凡中坤表示,在未来,他们将通过不断实验,培育出最大程度继承“父母”优点的“天选之猪”,再通过7到8年的时间固定血统,最终实现沙乌头猪的基因改良。
“经过前两年的试水,预计今年沙乌头猪出栏数量会在5000头左右,是近年来之最。”凡中坤告诉记者,由于市场反响很好,养殖的数量会继续增加,公司也计划在今年启动养殖场设施更新,改建猪舍、引入AI养猪等技术,以科技来提升猪肉品质,降低饲养成本,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使这一“千年良种”得以更好延续。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