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浦东机场出入境客流环比上升120% 公厕改造别忘了“软件” 外高桥今年目标交船23艘 “先把证办好,才能说走就走!”
第2版:要闻 2023-02-10
上海有序恢复出入境证件办理满月,1个月38万余证次创新高,民生路办证大厅市民笑答记者问——

“先把证办好,才能说走就走!”

昨天下午3时许,民生路出入境管理局办证大厅里,等了3个多小时的岳先生终于在叫号屏幕上看到了自己的号码。

“11点多就来了,没想到预约分流了排队的人还有这么多,早知道过段时间再来。”岳先生告诉记者,他短期内并没有出境计划,但前几天整理东西时,看到旧护照2020年就过期了。“当时不知怎么的,就想着赶紧来换本新的。”岳先生笑着说,“可能这三年真的憋坏了。”

截至8日,上海有序恢复出入境证件办理满月。一个月来,市民办证热情高涨,三年累积的证件换补发需求叠加春节假期前后办证高峰,令办证量呈井喷式增长。据统计,2023年1月9日至2月8日,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38万余证次,超过2019年同期,创历史新高。

老人孩子扎堆办证

坐在岳先生对面的王女士带着儿子和女儿来办证,也等了快2个小时。

“前几天我老公来换了证,说人特别多,劝我趁寒假还没结束把我和孩子的证都换了。”王女士说,疫情前他们家每年都会出境一两次,就是想趁两个孩子学业负担还没那么重,多带他们出去走走。“这三年没法出境,孩子们都很失望。放开后原本想春节就出去,但办证预约很难,加上大家扎堆出行,航班少,机票贵,就干脆把出行计划延迟到暑假。”

寒假先办证,暑假再出游。记者采访发现,带着孩子扎堆前来办证的家长们,大都和王女士抱着同样的想法。

人群中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不少。82岁的陈老伯和73岁的顾阿婆是江苏常州人,因为儿子在上海定居,2010年也搬到了上海。老两口想得开,孩子忙事业,他们就趁还走得动,跟团出境游。

“一年两次,先走远的,再走近的。”陈老伯和老伴商量认为,年纪越大肯定越经不起折腾,所以先去欧洲、美国、俄罗斯这些远的地方,然后再跑日本、韩国这些近的地方,没想到后来碰到疫情,把计划都打乱了。办好证想去哪里呢?“还没想好,可能去东南亚,但要先把证办好,才能说走就走!”

商务求学需求旺盛

30岁出头的胡先生是一家外贸企业的员工。“放开后,老板就催着我们都把护照换好,因为随时可能要出差。”胡先生告诉记者,过去三年,大家都很艰难,尤其是他们这种外向型的企业,受到影响很大,收入锐减,所以大家都鼓着劲要把订单尽快抢回来。

前段时间预约特别难,每天预约号放出来,一下就被“秒杀”,胡先生抢了好多天都没抢到。“后来改为每天上午9时、12时、下午3时、5时分批放号,总算约到了一个今天下午的号,就请假过来了。”

17岁的孙雅是一名高中生,边排队等待边看书的她告诉记者,自己3月份要去香港参加SAT考试,但港澳通行证签注早就过期了,也是约了好久才抢到号来办签注。

“本来排的是自助签注机,排了一会才知道港澳通行证一年两次签注必须到窗口人工办理,只能又重新排队。”小孙告诉记者,虽然排得很慢,但她挺喜欢这种感觉。“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家能自由出行,真的很好。”孙雅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未来考试和学业都顺利,也希望全世界都能尽快从疫情中恢复过来,每个人都能正常生活。

扩增额度优化服务

全市各出入境接待大厅人气爆棚,让出入境民警们压力山大。出入境管理局张骥警官告诉记者,很多窗口同事都是阳康后立即上岗,一直连轴转工作至今。

“市民办证热情实在太高了,尤其是随着跨境团队游恢复试点和智能签注设备恢复受理香港签注,办证需求持续攀升,春节假期后办证量较节前增长24%,2月4日突破2万证次,2月8日超2.7万证次创单日新高。嘉定分局出入境窗口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半才收工,‘不办结、不打烊’。”张骥告诉记者,可能是三年来大家积蓄了太多的出游渴望,虽然大多数人不是马上就要用证,但大家还是选择先来办证换证。

据张骥介绍,1个月来,出入境部门不断优化网上预约服务,目前已经将可预约日期延长为30个接待日,同时动态扩增预约额度,并于每个接待日9时、12时、15时、17时系统定时分批分量放号。“2月8日预约额度已经比1月9日增加了70%,办证网约难等问题正在缓解。”

对于有紧急办证需求的市民,全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也倾尽全力给予帮助。比如2月7日,出入境管理局就为急赴土耳其开展地震救援的上海蓝天救援队队员加急换发了护照,确保她当天成行。此外,还每天为紧急商务等特殊事由的申请人加急办证近百证次。

对于老人和儿童,出入境管理部门也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免预约办证服务。据统计,仅2月8日就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办证6100余证次。

为了解决拍照排队长等堵点问题,出入境管理部门还推出了照片复用服务。申请人可自愿选择直接复用公安统一照片库中符合要求的照片,其中16周岁以上人员照片复用有效期为3年,60周岁以上人员照片复用有效期为5年,成功复用的无需现场重新拍照。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