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耳语 我家的小狗 森林运动会 那一刻,我长大了 清蒸鲈鱼 我和我的舞蹈梦 学雷锋月 写意国画
第1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2023-03-12

写意国画

郝奕然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一(13)班

国画中那一擦、一点、一染、一勾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很幸运,我曾学过一段时间的国画。

刚开课,老师先绘了一幅山水,行云流水间,老师手中的毛笔在纸上如精灵般跳跃,时而斜,时而立,时而浓,时而淡,不过寥寥几笔,却烘托出山的巍峨,水的静穆。同学们都被老师高超的技艺折服,一改平日课堂的喧嚣,极其安静。

很快,老师停下了笔,开始为我们讲课,国画的相关知识从老师嘴中娓娓道来,使我了解了许多。国画历史的厚度,将国画在我心中变得不再是一张薄纸般简单,新奇涌上心头,老师仿佛猜到了我们的想法,于是大手一挥,放任我们尝试。

大家都迫不及待,选好毛笔、宣纸和兰花的示范画后,开始了临摹。我却不怎么顺利,一次次练习,却感觉怎么画都不像,与范画相差甚远。老师看到后,宽容地笑了笑:“你看啊,看了我刚才的画画,你有什么感受?”我如实回答:“感觉您画得很快,很潇洒,并不细致,却活灵活现。”老师又说:“是啊,这就是中国画的特点——写意。写意注重的是意而不是形,慢吞吞,过多纠结反而本末倒置,显得浑浊。”老师的话使我豁然开朗,不再“一比一”还原而是借鉴,从范画中学习感受“写意”的韵味。

我看着范画,欣赏画中白色的兰花,好像正散着幽香,花瓣中蕴含着高洁与淡雅;那墨绿的兰叶,又好像在随风而长,潇洒却也不失规矩,展现着坚贞不渝的品质。或许这就是“意”,这才是真正的国画。

准备再次临摹,我满怀从容。我好像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气质,“在百花中独占一丝清雅”“在幽谷独自绽出芳香”,兰花是柔的,它从不争强好胜,但它又是那样执着地开花,默默地散发出香气。

拿起笔,蘸好了墨料,顺着脑海中的样子,自下而上开始行笔,时而急时而缓,时而虚时而实,最后笔尖轻提,一丛兰花豁然呈现在眼前。

在绘画中,我也真正理解了写意的内涵:它展现的,是事物的精神与内涵;它表达的,是画家心中的所想、所思;它带给人的,是深深的沉浸与遐想。看着眼前的兰花,虽少了几分形,却多了几分意,也因此增添了一分淡雅简朴,一分耐人寻味……

“国画起源于汉,发展于宋,淡雅高洁。人物、山水、花鸟是它的题材,工笔和写意是它的技法,那典雅则是它的韵味……”老师先前的讲解一次次浮现在脑海,我对国画的理解则更进一步。

不知不觉间,课结束了,我对国画不再陌生,也感受到了国画的韵味,相由心生,笔随“意”走,是潇洒,是清雅,更是一种将这世间万物融入寥寥几笔间的气概。

而这只不过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所含有的一部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