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记录历史 “春天的故事”传递磅礴力量 广告
第3版:全国两会/要闻 2023-03-13

“春天的故事”传递磅礴力量

姚丽萍

江南三月。

这些天,在上海“城市之心”南京东路街道江阴路街区顺天村凌家小院里,137岁的广玉兰树开花了。

一树繁花——春天,来啦!

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回顾大会重要时刻,真切感受——“春天的故事”,传递磅礴力量。

无疑,在“春天的故事”里,立法法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最是可亲可爱可敬。顺天村,上海16个区众多基层立法联系点中的一个。凌家古树长得好,是因为人照料得周到;照料得周到,是因为《上海市绿化条例》作为最早开进社区听证的地方立法,将立法过程变为普法过程。

顺天村里,85后“小巷总理”杨琛骅,在社区参与了多次立法听证之后,期盼基层立法联系点能够见证更多的法治进步。

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写入立法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是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重要宪法性法律。

当“基层立法联系点”入法,鲜明的价值导向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开门立法是常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国家治理新需要。

迄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1个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格局。

迄今,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民声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未来,像顺天村一样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更将成为“满天星”,遍布大江南北、城市乡村,点点微光汇聚成“法治中国”的磅礴力量。

无疑,在“春天的故事”里,宪法宣誓,最是震撼人心。

3月10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如潮掌声在人民大会堂响起。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辉煌的人民大会堂,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向宪法宣誓,昭示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念,是全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决心。宪法宣誓,激荡着爱国主义的磅礴力量。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入宪法。

宪法,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根本在于依法治国。

在上海,维护宪法权威,全面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已是自觉实践。所有实践、所有创新,都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切实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宣誓,誓词铿锵,前方征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时代壮歌,人民史诗。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今天,上海代表团的全体代表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之后返回各自工作岗位——无论工业基地、大学校园,还是社区弄堂、乡村田野,每个人都将传递“春天的故事”,那是勇毅前行、踔厉奋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