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 李伟建
3月,经历了多年战乱、冲突、对立和撕裂的中东,正在迎来大和解。2016年断交的沙特和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不久,沙特又与叙利亚展开11年来的首次对话。有消息称,两国就重新开放大使馆达成一致,预计将于4月下旬恢复工作。
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切?这一系列破冰举动又会带来什么?本期论坛特邀专家来解读。
1 中国顺势而为劝和促谈
问:是什么促成沙特和伊朗、沙特和叙利亚在此时此刻选择迈出恢复外交关系的重要一步?
答:沙特与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让国际社会普遍感到“意外和吃惊”。这种“意外和吃惊”一是源于对沙伊固有矛盾,以及被人为塑造起来的“宿敌”形象的传统认知。在很多人看来,沙伊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二是很多西方人不敢相信,或者说是不愿相信沙伊和解居然是由中国人促成的。在他们眼里,中国人要么是没有能力,要么是没有意愿。
显然,许多人至今还未摆脱对中东事务的刻板印象。但事实上,这几年中东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外部因素看,曾经长期主导中东事务的美国近年来已陷入大国博弈迷思,无暇也无力在中东投入更多资源。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在拱火俄乌局势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一边拉拢西方和北约国家大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一边威逼利诱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其他地区国家选边站队。而拜登上台前口口声声承诺要对中东政策进行的调整,迄今大多只停留在嘴上。美国的这些做法既不符合中东国家的利益,也远离了中东国家当前的发展诉求。在意识到美国越来越不靠谱的情况下,中东国家的战略自主性不断提升。可以看到,近年来各国积极展开主动外交,为“后美国时代”谋篇布局。
从地区层面看,在经历了长期的动荡之后,谋和平、求发展越来越成为许多中东国家的核心诉求,崛起中的新一代领导人普遍面临实现民族振兴、加快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在外部干扰和破坏性因素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地区国家得以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国家和地区的治理和发展上。我们看到,近年来,中东多国都依据各自国情制定了发展规划,并主动调整对外政策,积极改善地区国家间关系,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尤其是,以沙特、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正在加速走向多元化和现代化。各国都试图实施引人注目的创新项目,融入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大潮。为此,这些之前被认为与伊朗势不两立的海湾阿拉伯国家纷纷主动改善与伊朗关系。而伊朗在莱希总统上任后,也将改善与地区国家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事实上,此前沙特与伊朗已经在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开启对话通道。由此可见,沙伊和解以及近期本地区出现的关系缓和风潮其实是大势所趋。
对中国而言,促成沙伊和解既是顺势而为的结果,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一直以来,中国面对中东复杂多变且动荡不稳的地区形势,坚持以劝和促谈斡旋地区冲突,以和平发展促进地区稳定作为中东政策的重点。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以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国外交理念,与中东国家出现的发展潮流不谋而合,得到中东国家的积极认同和响应。中国自身迅速上升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吸引诸多中东国家寻求深化和强化与中国的合作。中国还是世界主要国家中唯一与中东地区各国都保持友好关系的大国,这也为中国实质性参与斡旋和调解中东冲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和期待中国在解决中东热点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次中国在沙伊和解过程中发挥了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也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2 中东形势向好势头不会变
问:这两对国家关系的缓和,将如何影响该地区的其他紧张关系?
答:如上所述,沙特与伊朗恢复正常关系是中东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发展,但它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事实上,它所带动的中东“和解潮”才刚刚开始,其不仅限于阿拉伯与伊朗关系的和解,也将促进一度被认为已经“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合作。这些发展也反映在我们已经看到的近期正在中东出现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之中。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变化是根本性和趋势性的,其背后有着时代变化的强大推动力。由代表了人口占比大多数的年轻人意志和诉求的中东新一代领导人的崛起所引领的地区现代化发展势头,正在迅速改变中东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地区局势发展的方向,成为推动中东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其中,以沙特、阿联酋等为代表的海湾国家正在进行的被外界称之为“第二次建国运动”的全面改革在年轻人口居多的阿拉伯各国中具有潜在而巨大影响力,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潮流,从而引导阿拉伯世界乃至整个中东地区走上从经济产业到社会文化的多领域革新转型之路,并最终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一部分。
沙伊宣布和解后,有分析人士指出,两国固有历史纠葛,教派分歧和族群矛盾并不会因为签署了一纸和平协议而得到全面解决,认为两国关系的改善仍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也有一些学者从中东过去几十年的历史和现实出发,认为中东很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只要其中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突显出来,中东便有可能再次陷入混乱。因此,他们对中东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笔者认为,中东确实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传统的热点问题迄今依然悬而未决,但是应该看到,作为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背后的国家利益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价值取向乃至国家间的关系正在或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过去是绝对难以想象的。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很长时间,中东国家的教派和意识形态分歧一直被别有用心者夸大和利用,存在了上千年的教派分野被误导为不可调和的两大阵营。而事实上,教派之争背后更多的是地缘政治博弈,而这种博弈背后既有相关国家的利益需求,更有欲从中东冲突中获益的域外势力,其中最大的推手是美国。而今,地区国家的利益需求已经发生从主动或被动卷入地缘政治争夺到更注重自身治理和发展的重大改变,近期地区出现的“缓和潮”便是源自各国新的发展战略引发的强烈意愿。与此同时,随着战略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地区国家抵御域外大国干扰及其他负面影响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因此,虽然会有波折,但中东形势继续向好的势头不会改变。
3 美国既心有不甘又很无奈
问:怎么看美国面对中东变局的复杂心态?
答:中国促成沙伊关系解冻以及带动地区国家关系出现缓和趋势引发国际舆论热议。很多分析文章将中国的成功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败关联,让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并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展开全面博弈和遏制的美国受到极大刺激。美国最担心的不是沙伊走向和解,甚至也不是沙特与叙利亚恢复关系,而是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展现的建设性全球角色以及由此提升的全球影响力。从更深层面看,中国主导的这一成功的外交斡旋事件也反映出当前国际政治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地缘经济实力逐渐向欧亚和亚洲转移,以及资源丰富的中东国家越来越寻求融入更加开放和广阔的贸易和投资空间,以强化霸权地位和构建排他性阵营为特征的美国中东战略和政策正越来越遭到中东国家的唾弃,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权势主导地位和控制力正在衰落。这是美国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面对中东的最新发展,美国既有不甘又有无奈。美国已将战略重心投放在所谓的“印太”地区,但在与中俄博弈中美国并无胜算。而美国从拱火俄乌战局中单边收益,也已引发包括欧洲在内许多国家的不满,美国国内政治也因明年大选而开始陷入紧张气氛。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仍希望得到传统盟友的支持,拉拢更多国家加入所谓“国际联盟”。因此,拜登政府虽然对沙伊和解心存不满,但为确保与沙特等传统盟友的关系,不让这些国家与中俄走得太近,同时在伊朗问题上为避免美伊关系再次破裂而使伊朗彻底倒向中俄,美国对中东这一重大外交事件采取了低调处理。当然,作为中东事务长期的主导者,美国不会轻言放弃。未来,美国还将积极推动构建以强化阿以合作为核心的中东地区安全联盟,由此来参与和主导中东新秩序的构建,重塑美在中东的形象。同时,美国也会通过增加在中东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投入,试图“赢得”与中国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