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架空线和合杆整治见效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长宁区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专班 李培芳——
2020年,长宁区北新泾街道辖区内的平塘路、金钟路、清池路等6条道路开展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作。当时,这些马路两边的“蜘蛛线”缠绕,有些还从行道树中间穿过,不仅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
整治施工的过程可以说难度大,也很复杂。每一条路都要经历电站选址、管线综合平衡、管线方案设计、交通组织研究、管线搬迁、电力信息合杆主线施工、电力直埋进小区单位、停电割接、撤线拔杆立新杆、道路景观提升等诸多环节。
为了让整治工作能得民心,我们搭建了议事协商平台,在架空线入地的同时,解决社区内困扰群众多年的难题。当时,在新泾一村86号加梯工程中,居民就碰到了一桩难事。施工队在开挖基坑时挖出6根正在使用的电缆,因居民无力承担数十万元的巨额搬迁费用而一度搁浅。为此,在实施天山西路架空线入地时,我们设法局部优化设计,对小区配电房进行扩容,新增了2根电缆代替原有6根电缆的功能,为居民省下一笔不菲费用。
新泾四村天山西路原来的主出入口,由于受宽度限制,人车混行的情况十分严重。街道听取居民意见后,提出了东移、重建门卫房的诉求。协商之后,为小区设计重建门头和进出通道,不仅更加美观,而且实现了人车分流,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架空线入地工程,不可避免会让周边居民历经一段“阵痛期”。由于日间要保持道路的通畅,导致大量工作只能挤在夜间做,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困扰和不便。为此,我们对有条件的路段,实现全天候围挡施工。在施工期间,各管线规划、设计、施工单位边施工边调整,不断优化方案。
经过三年的努力,2022年底北新泾街道已经率先成为上海全域完成市政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的街道,辖区内全部道路10.87公里架空线已入地,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天际线,居民们的家门前焕然一新。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建议,使这项民心工程得到民心。本报记者 裘颖琼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