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萍
墨斗,古称绳墨,又称赭绳、涵绳、线墨、班母、鲁班斗等,传说为鲁班发明,由墨仓、线轮、墨线(包括线锥)、墨签四部分构成。墨斗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的画线工具,也可被用于长度测量和房屋建造等方面。
墨斗使用前,应在墨仓内盛墨汁,线轮槽内装上缠了墨线的线轮,线轮外壁连接摇柄便于收放墨线。使用时将濡墨后的墨线一端固定,摇出墨线牵直拉紧在需要的位置,再提起中段弹下即可。墨斗的体量较小,材质多样,由青铜、石、铁、瓷、木等材料制作而成,木质的居多。其造型除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墨斗外,还有龙形、云形、狮形、鱼形、船形、圆柱形等。
藏友李先生最近入手一件制作于清代的双鸟纹木雕墨斗,材质为楠木。墨斗长18厘米,宽5.5厘米,高9厘米,由一整块楠木料雕凿而成,墨仓呈鼓状,线轮槽两壁雕成一对紧紧偎依在一起的鸟儿。只见那对鸟儿羽翼丰满,似久别重逢的情侣。它们的头部只是用线条简单地勾勒,但气韵生动,尾部翎毛排列整齐,像孔雀开屏,又似花儿绽放。墨线头缀着一颗绿色珠子,给暗色的墨斗带来一抹清新。
这件墨斗,雕工精湛,木质细腻,制作规整,线条流畅,保存较好,颇为难得。虽然制作时费工费时,但对于当年的工匠来说,有心仪的墨斗相伴,也是一种慰藉。今天观之,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匠心与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