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五一假期体彩正常销售 这片绿肺叫“紫气东来” 雄鹰展翅《天山雪》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3-04-28
这部沪疆合作的杂技剧是如何炼成的——

雄鹰展翅《天山雪》

杂技剧《天山雪》剧照

生而为鹰,注定要逆风飞翔。历时三年,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携手打造,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主题创作的杂技剧《天山雪》,在进一步打磨后,有望于今秋亮相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天山雪》以“雄鹰”作为三代人共同的精神引领,用杂技的艺术语汇立体地讲述了沪疆两地三代人共同建设新疆的故事。在受邀先睹为快的观众中,就有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杨永青。他看完后感慨万千:“出发援疆时的雀跃,屯垦开荒的艰辛,棉花大丰收时的喜悦……就像回到了在新疆奋斗的岁月。”

一条公路

量身定制 技艺相辅

《天山雪》由13幕共21个精心编排的杂技节目构成,其中12个节目都是特地为该剧量身打造的。这是国家级非遗、维吾尔族高空走索技巧“达瓦孜”首度被融入杂技剧,编剧喻荣军巧妙地将这一技巧编织进第九幕“友谊路”。

“友谊路”的灵感取自中巴友谊公路的修建过程,真实的修路场景给予杂技充分的展示空间,立绳、秋千荡人、达瓦孜等技巧被自然地运用于场景中,推动剧情,让技术和艺术紧密贴合。“杂技剧讲好故事的关键,在于杂技是否能为剧情服务,而剧情能否给予杂技足够的展示空间。”上海杂技团艺术指导俞亦纲告诉记者,在新疆采风时,看到了很多中巴友谊公路修建过程中的老照片,这给予《天山雪》充分的想象空间:“印度河上的铁索桥,还有挂着绳索悬在山壁上凿路的老照片,那些画面特别适合用杂技来展现。”

然而,达瓦孜也好、秋千荡人也罢,这些高难度杂技技巧要从杂技剧场被搬入镜框式剧场,也带来巨大挑战。秋千荡人对剧场空间和高度要求很高,为保证演员安全,舞台上安置了1米2的气垫。仅用来固定表演达瓦孜所需的钢索支点,两边就需要配置总重12吨的水箱。

一幅壁画

数字科技 情景交融

《天山雪》舞台装置搭建相当浩大,整个舞台运用到45根吊杆、158个舞台灯。除了现代化的灯光、音效,全剧还综合运用了当下最先进的数字科技,通过虚幻引擎软件、动作捕捉技术、虚拟拍摄等前沿多媒体制作技术,营造出多种跨时空氛围。

第五幕“丝绸之路”,“飞天”演员带领观众飞跃天山雪峰、龟兹千佛洞、楼兰古城……领略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营造出沉浸式的跨时空氛围,让观众在剧场感受“飞越地平线”的视觉体验。这是全剧中最具舞蹈性的一幕,舞台上,借助多媒体呈现的龟兹壁画美轮美奂,而当那个绝美定格中的演员“动”起来,让人恍惚壁画中的飞天仙女翩翩起舞。

和舞蹈演员展现的“飞天”相比,身负绝技的杂技演员能将“飞天”演绎得更为轻盈。为增加难度,“飞天”的演员还要在空中展现吊环顶技,要在晃动的吊环上起舞,还要时刻关注嘴里咬的口钎子。执行编导高群说:“为练成新技艺,演员们一度朝九晚九地训练。不但要磨合戏剧节奏,还要适应新场地,实属不易。”

一个时钟

文化润疆 人才传承

剧中第十幕“浦江情”展现的是飞杆技艺。舞台上多媒体影像投射出一个巨大的时钟,两根飞杆组成时针和分针,一代又一代的杂技演员就在滴答滴答的时间中成长、传承。

《天山雪》集结了来自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英吉沙县阿迪力达瓦孜艺术传承中心、泽普县歌舞团5家演出团体的85位演员,其中26名演员来自新疆。他们提前近一年来上海参与创排,与上海演员共同训练,不断磨合节目技巧及表演默契。来自新疆的演员中,还有11名从上海市马戏学校毕业的新疆班演员,苏比努尔·吾甫自2017年毕业后首度回到上海,和马戏学校的师哥师姐们再合作,感觉分外亲切。

剧中运用到杂技抖杠技巧的“雄鹰飞”也是由沪疆杂技人携手创作的。节目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大奖的情节依据现实改编,讲述了沪疆两地通过文化教育合作的真实故事。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