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听懂”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 “云三会”直面社区新“急难愁盼”
第6版:上海新闻 2023-04-28

“云三会”直面社区新“急难愁盼”

黄浦区基层社会治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居委会协调下,瀛通绿地大厦的业主恒丰银行从员工停车区辟出车位,免费提供给春江小区的居民停车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五一”假期来啦,春江小区和“社区盟友”也如约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临时停车协议,小区停车井然有序,过节更舒心!

“社区盟友”,是谁?临停协议,为啥?个中缘由,都关乎社区新“急难愁盼”。

去年7月,申城持续30年的成片旧改收官。但城市更新仍在进行中,由此带来居住形态、就业状况、人口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基层社会治理因此面临新的课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新课题,基层社区如何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破题?一种答案是——“云三会”直面社区新“急难愁盼”。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春江小区,房龄40年的老小区。在上海,伴随成片旧改完成,商品住宅小区越发成为主流居住形态,就会出现特有的突出矛盾,特别是使用年限达到20年以上的小区里,停车难、电梯更新、美丽家园建设,都是旧改后升级版的“急难愁盼”。直面新“急难愁盼”,基层治理怎么办?

张丞俊是市十六届人大代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龙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今年,龙华居民区推进春江小区“美丽家园”二期项目建设,施工期间小区道路要正常通行,就需占用部分停车位。小区内车位先天不足,这下难上加难,居民在楼组群中请张丞俊一起来破题。辖区内,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到底有多少停车资源?“网格化”排摸,先弄清泊位数量、收费标准、责任单位等关键信息,结果,符合春江小区车辆临停条件的停车场只有一个——瀛通绿地大厦地下车库。这些信息,都在楼组群中跟居民详细通报。

居民们问:“人家的地下车库,咱们能否借用?”

张丞俊说:“试试看。”

然后,由街道牵头,张丞俊上门拜访恒丰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尝试通过党建联建,实现社区与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就这样,有了“社区盟友”,有了初步方案,再开协调会。龙华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及施工方专题讨论,商议出最少的挪车数量。最终,约定恒丰银行资金运营中心连续3个月免费提供20个临时车位专供春江小区。

春江车辆临停故事,正是“云三会”在基层治理中一次应用。众所周知,三会制度是以党建引领,由居委会主持召集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解决居民“身边事”。作为黄浦基层治理首创,20多年来三会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基层民主协商的广度、深度、活跃度——往社区深入、往楼宇延伸、往云端拓展。

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特别注重线上线下融合,三会制度创新实践走上数字“云端”、来到居民“指尖”,持续提升便捷度、活跃度和实效性。去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小区楼组群开展“云三会”,一系列最新政策、保供物资发放、社区邻里团购、志愿者招募等信息,及时权威发布,引导居民共同守护家园平安。换个角度看,楼组作为社区治理最小单元,楼组群就是最小治理单元的“云治理”。

如今,楼组群“云三会”依然活跃于基层治理,电梯加装、电梯更新、小区焕新……但凡提升居住品质、建设美丽家园,“云三会”都能派用场。楼组群作为最小治理单元的“云治理”,将继续作为居民区党总支领导社区自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途径。

事实上,三会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群众认同、群众支持、群众参与,关键在于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关切群众需要,让这一基层治理品牌常做常新、永葆活力。

“城市温度”化作软实力

今年3月5日,豫园街道“V站”公益大篷车正式亮相,弘扬雷锋精神。纪念申城老城厢志愿服务40年,豫园街道升级焕新公益大篷车,满载志愿服务的创新创意和不变初心。

春暖花开,来自各地的游客奔向豫园,豫园大客流志愿服务项目要跟上。“V站”,一个志愿服务亭,它很特别,装了四个轮子可移动,名副其实的公益大篷车,路线指引、商铺推荐、人流疏导、应急救助……一样样做起来。

为啥叫“V站”?在英文里,V代表Volunteer(志愿)、Vitality(活力);在中文里,V谐音“微笑志愿”“微站点”。小微站点,大能量,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活力迸发、提质增能。

一个多月来,在“V站”提供志愿服务的,有社工、居民、厨师、医生、城管队员、消防队员……真可谓,人人来参与,人人可参与。在这里,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上海的热情和这座城市的人情味。

城市温度,也是一种治理能力。伴随旧改征收完成,在中心城区老城厢,大量居民迁出,人搬走了,情留下来,社区公益服务全体居民,无论搬迁与否。这种人情味,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零距离家园·豫福里”,就是豫园街道便民服务综合体,服务老城厢居民,康养理疗、共享厨房、衣物洗晒、残疾助浴,深受欢迎。“豫福日”,申城老城厢特有的家园公益日,这一天,周边居民甚至旧改征收搬迁到浦东的居民也要像赶集一样赶回来参加公益活动,实现一个个微心愿。

豫园街道四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小平说,在毗邻豫福里的可爱里,一串风铃两扇门,邻里老少志愿情。可爱里的老人结对照顾的,不只是邻家孩子们的饮食和功课,更是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孩子们天天摇动的,也不只是邻居老人家门上的风铃,更是老城厢里的守望相助。

衡量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妨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并能够成为志愿者。在申城,从禁放烟花爆竹到生活垃圾分类,举凡社会治理重大事件,都少不了志愿者辛勤付出。申城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最大动因是什么?立法调研显示,“最大动因”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占比达31.5%。参与志愿服务,前三位集中于社区服务、城市运行和绿色环保类,选择比例分别达54.3%、34.8%和30.3%。

2019年11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的决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凝聚城市正能量,正是立法价值导向。这样的价值导向,不仅写进城市治理体系,更运用于富有创造力的基层治理实践,让“城市温度”真正成为城市软实力。

上班族受惠“直通车”

在中心城区,伴随旧改征收完成,新行业、新群体大量涌入某一个区域。此时,公共交通、公共健康,就是属地社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南外滩是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的“大门”,申城新地标。如今,南外滩滨江地区的人口结构、行业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一幢幢金融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重量级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大量老居民迁出,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才纷至沓来。从太保集团、东方证券沿外马路一路南下至黄金交易所、汇添富基金,1.5公里集聚了14家总部企业,通勤员工约3.3万人。过去,这里的上班族通勤有点“难”,单位附近仅有9号线小南门地铁站一个轨交站点,地铁站距离办公楼宇还有15到20分钟路程。公交线路少、配套不完善,也直接导致地铁口非法营运车辆集聚。

身处金融集聚带的南外滩,宜业宜居的营商环境,谁来打造?作为“地主”,小东门街道责无旁贷。这份责任又如何承担?让“云三会”向楼宇延伸,协商起来!

“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必须的。”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刘恕说,多位区人大代表建议开发一条公交接驳线路,解决“最后一公里”通勤问题。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协调小东门街道推动解决。小东门街道党工委依托“滨江党建·金融外滩”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联手辖区企业头脑风暴。

去年底,南外滩“金融直通车”发车了,久事集团旗下巴士四公司提供的22座新能源公交车,每天早、晚高峰各运行2小时,3辆公交巴士交替环线运行,5到8分钟间隔一班。从起始站小南门地铁站出发,途经鑫景金融站、金融品巷站、久事大厦站等,晚高峰反向运行,路线涵盖南外滩大部分的金融机构。目前,直通车对参与共建单位的员工免费开放,每个工作日乘载人数近两千。

解决了交通,还有健康问题。20日,“南外滩健康直通车”发车,打通居民和企业白领“衣食住行医教娱”最后一公里的新需求、新期盼,让老居民、新群体在南外滩金融社区“生态圈”共享幸福新生活!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